《王考》
童偉格 著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6童偉格是台灣70後小說家中極具分量的一位,他寫於25歲的《王考》曾獲2002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長篇小說《西北雨》捧得2010年「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馬華作家黃錦樹稱他「好似直接跳過了學徒階段」,而《王考》作品對抒情主義的展現「可說是位於其他兩個早夭的同代人袁哲生(強烈的抒情性)和黃國峻(標準的現代主義)的延長線上,企圖更遠地朝向其消失點——那永遠不可能趨近的可能性的盡頭」。讀者可以在他的小說中看到魔幻現實主義、鄉土主義、現代主義、內向世代的元素或風格,卻又無法用任何一種元素去框定他。
後浪日前推出的短篇小說集《王考》一共收錄了童偉格的9部短篇作品,是童偉格作品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引進。這本集子在附錄部分收錄了一篇台灣作家駱以軍和童偉格的對談,駱以軍在談話中稱童偉格的作品是「人直接與命運對話」、「敘事尚未被污染之前」的地貌。而童偉格表示,自己其實沒有為任何的書寫想象做準備,「似乎,我們並不像我們所以為的那樣,可以決定什麼是有形的,什麼是無形的,什麼是野蠻的,什麼是美麗的,什麼是可信的,什麼是不可信的,但我們不是正在寫作嗎?我們總可以試試看。」
《聊天記錄》
[愛爾蘭]薩莉·魯尼 著 鍾娜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7「你這場暗戀究竟有多嚴重,是喜歡和他在網上聊天,還是想把他撕開喝他的血?」「我們不該相信他們的,搞一些戲劇性的外遇,只是他們給自己的婚姻找點樂子。」「 你很失望,因為我們沒有毀掉他們的婚姻?」
以上對話發生在90後愛爾蘭作家薩莉·魯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聊天記錄》中,這本書出版時在英國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共有七家英國出版社參與了版權的爭奪。《聊天記錄》後被美國《巴黎評論》評為2017年度最佳小說。在小說中,才華橫溢的女大學生弗朗西斯和魅力四射的女友博比在一場詩歌活動上偶然結識了女作家梅麗莎,梅麗莎邀請她們去自己家做客,就這樣弗朗西斯認識了梅麗莎的丈夫尼克,並始料未及地愛上了這個寫郵件時首字母全部小寫、年長自己11歲的已婚男演員。現代社會為偷情提供了眾多場所,花園、咖啡館、書店、公寓樓,到處瀰漫着浪漫又危險的氣息,郵件、短信所留下的聊天記錄更是這段危險關係留下的證據。
但《聊天記錄》講述的並非僅僅是一個和偷情有關的故事,它更是當代年輕人精神狀態的一種折射。薩莉·魯尼將這些零散的聊天記錄視作一種不可忽視的女性經驗,並試圖勾勒現代社會個體在尋求身份認同過程中所要經歷的撕裂感與崩裂。從這些瑣碎、鬆散、口語化的聊天記錄中,我們能夠看到年輕的弗朗西斯在面對親密關係時的困惑,以及試圖避免道德審判的掙扎與猶疑。薩莉·魯尼借着弗朗西斯的故事叩問了愛情、友誼、婚姻的意義,而弗朗西斯能否在重新審視性別、階級、宗教等議題時給出自己的答案,也是她能否重組失序的生活、實現自我重構的關鍵。
《枕邊書》
[美]帕梅拉·保羅 編 濮麗雅 譯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9-9《紐約時報書評周刊》總編輯帕梅拉·保羅在採訪作家傑弗里·尤金德尼斯時問道,如果要籌備一場晚宴,他會請哪些在世或者已故的作家出席。傑弗里說,他最開始會請莎士比亞,但莎翁會因為托爾斯泰要來的緣故婉拒自己,而托爾斯泰因為不願意和昆德拉共進晚餐,飯桌上就坐着卡夫卡、昆德拉和隨叫隨到的喬伊斯。卡夫卡會給服務生寫一長串的忌口食物的名單,昆德拉則會友善地嘲笑卡夫卡無法結尾的原因正在於拖得太長。
這種天馬行空的想象被帕梅拉·保羅發表在了《紐約時報書評周刊》上,但傑弗里·尤金德尼斯並不是這份世界最著名的書評欄目里唯一一個能讓讀者發笑的作家。浦睿文化日前出版的《枕邊書》收錄了帕梅拉對65位全球知名作家與名人的採訪,包括伊麗莎白·吉爾伯特、邁克爾·夏邦、J.K.羅琳、伊恩·麥克尤恩、阿蘭·德波頓、譚恩美等等。帕梅拉巧妙避免了沉悶且程式化的提問,而是以諸如「你還記得上一本沒讀完的書嗎?」、「你會請哪位作家共進晚餐?」這類問題,為作家留出充分的自由發揮與想象的空間,作家們也給出了詼諧機警或真誠動人的回答。他們不再是一個個印在書封上毫無生氣的名字,作家的寫作習慣、靈感來源和私人書單使我們更能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和作品背景,八卦、趣聞和糗事的分享也能讓讀者了解到他們本人風趣的一面。更重要的是,這無疑是一本帶貨之書,你可能會對他們提到的許多書燃起興趣,購物車又要填滿了!
《誰在你家:中國「個體家庭」的選擇》
沈奕斐 著上海三聯書店 2019-6papi醬在前不久的脫口秀節目《拜託了冰箱》中提到,在結婚後的五年中,她每年和丈夫各自回家過年。這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年輕人對papi醬的婚戀觀表示認可,但也有網友表示,Papi醬因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才能「在家說了算」。這正反映了一個事實:家庭作為社會結構的基本單元一直都是公/私領域交匯的場所,話語權的爭取是一個複雜的博弈過程。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家庭的構成結構、性別和代際的權力關係以及情感認同的功能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區別於西方的核心家庭概念,在中國,雖然人們的個體意識正不斷增強,但依舊無法和父輩脫離關係保持完全的獨立;由於難以獨自承擔高額的都市生活成本,年輕人往往需要父輩提供資金和幫忙贍養後代,才能維持生活正常運轉,這也導致了個體在家長制衰落後向父輩再次「放權」的現象,讓父輩重新參與到了新家庭的決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單一的家庭形式已經不復存在,家庭內部的人員構成和權力關係也隨着社會變革不斷發生改變,因此,研究家庭內部的組成形式和權力變化可以作為我們剖析社會進程的重要途徑。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斐在《誰在你家:中國「個體家庭」的選擇》一書中提出了「個人家庭」的概念,她在書中以各類真實個案展現了複雜多變的中國家庭面貌和困境。《誰在你家》不僅探討了理想家庭的結構、獨生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情況、配偶父母的孝道困境,嫁娶與經濟地位決定的第三代姓氏問題,同時沈奕斐還提出,在後父權時代,「雙職工家庭」中的老人往往充當了「第二個妻子」的角色,年輕女性的地位並沒有得到提高。閱讀此書,我們可以繼續探尋當「母職」在家庭中依然占據重要地位、性別角色分工背後的父權制依然未被充分認識的時候,有哪些行為是向「父權討價還價」的結果,以及家庭內部話語權爭奪背後的複雜因素。
《黑羊與灰鷹:巴爾幹六百年》
[英]麗貝卡·韋斯特 著 向洪全 等譯三輝·中信出版集團 2019-61914年,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開槍刺殺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這一事件成為了一戰的導火索,巴爾幹「歐洲火藥桶」的綽號名揚四海。近代以來,巴爾幹這塊土地戰亂頻繁,每一次戰爭都對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英國作家傑夫·戴爾曾提到,斐迪南在遇刺前曾站在自己的接待廳里,那裡擠滿了他狩獵生涯中所殺戮的大約五十萬隻野生動物;而在薩拉熱窩被圍困的時候,蘇珊·桑塔格正好在那裡導演《等待戈多》——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如同一個荒誕的隱喻,屠殺者迎來災難,和平如戈多永遠也不會到來。
地緣政治學家、作家羅伯特·卡普蘭曾在《巴爾幹兩千年》一書中追溯了巴爾幹漫長的歷史,試圖尋求這塊土地長久以來戰爭頻繁,被苦難、鮮血與仇恨圍困的原因。羅伯特·卡普蘭深受文學家、文學評論家麗貝卡·韋斯特的影響,他曾經說,「我的那本《黑羊與灰鷹》已被翻閱了無數次,寫滿了注釋,我寧願丟失護照與金錢,也不願意把它給弄丟了。」英國文學家麗貝卡·韋斯特曾三次走進南斯拉夫,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以旅途的見聞為線索,憑藉精妙的比喻和細節的捕捉,記錄了當地居民的真實生活及其背後盤根錯節的宗教、文化、民族議題,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於是才有了這部被視作巴爾幹歷史與民族志研究里程碑式著作的《黑羊與灰鷹》。
《自由的聲音:大革命後的法國知識分子》
[法]米歇爾·維諾克 著 呂一民 等譯新經典·文匯出版社 2019-5今天,如果我們要給雨果、巴爾扎克、福樓拜、司湯達、馬克思、托克維爾一個統稱,「知識分子」這個詞或許再合適不過了。但實際上,「知識分子」是一個在19世紀末才誕生進而被廣泛接受的概念,這些先賢在「知識分子」成為一個指代特定群體的名詞之前,就已經積極介入生活與政治,為自由發聲奔走,給後世的知識分子群體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事實上,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和地位流變也是探測社會思想更迭的重要風向標。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米歇爾·維諾克對知識分子史就頗有研究,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呂一民將米歇爾的著作《自由的聲音》評價為「知識分子的史前史」。米歇爾用60萬字的體量,記錄了38位知識分子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動盪中不斷為自由奔走發聲的歷史。freedom is not free,我們從書中可以看到,夏多布里昂、雨果、福樓拜、巴爾扎克等人是怎樣努力表達自己的聲音,並不惜付出代價以一己之力抵抗時代洪流的,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也成為我們今天了解法蘭西政治與文化的重要窗口。我們也得以更好地理解所謂「啟蒙」「自由」「人權」到底意味着什麼,它提醒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權利與自由是先輩奮鬥的結果。正如米歇爾在導言中所言,「我們將穿越到一個緊張、矛盾、有時甚至是絕望的世紀,但這一世紀的思想成果依然是我們不可剝奪的遺產。」
《日本美術史》
徐小虎 著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5英國作家、藝術史家約翰·伯格在《觀看之道》一書中提到,觀看先於語言,它確立了我們在周圍世界的地位,只是我們見到的與我們知道的從未被澄清。由此想來,在我們欣賞日本浮世繪或是感嘆日本器物之美的時候,是否曾想過是什麼造就了日本獨特的美學觀?在過去的一千兩百多年裡,日本受到中國文化的強大影響,他們的藝術家是如何應對與選擇的?在藝術史研究者徐小虎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某種程度上正是日本藝術能夠保持自身活力恆久不衰的原因,也正是日本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徐小虎一直都是藝術史界的「搗蛋鬼」,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中國藝術史,但因與導師意見不合被開除,但她並沒有中斷自己的研究事業,50歲重返校園,獲美國牛津大學碩博學位。徐小虎曾在《南畫的形成:中國文人畫東傳日本初期研究》一書中論述了中國文人畫在日本的傳播和發展。在理想國日前出版的《日本美術史》裡,她以時間線索,梳理了日本藝術從遠古時代到20世紀末的發展歷程。《日本美術史》配有250張珍貴插圖,相較於全面性的論述,徐小虎更希望通過日本美術中那些最具意義與創新性的藝術創作,來展現日本藝術精神的寬度和廣度,以及回答日本是如何在亞洲壓倒式的文化霸權影響之下,以高度的選擇性和適應性來發展日本藝術固有的模式,並得以保持自己的靈性的。
《愛因斯坦與柏格森之辯》
[美]吉梅納·卡納萊絲 著 孫增霖 譯灕江出版社 2019-6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爭論起來是怎樣的?「時間」在哲學和物理學範疇內有着怎樣不同的定義?當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相互碰撞,會產生怎樣的分歧或火花?
1922年4月6日,法國哲學學會由知識分子促成了一場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哲學家柏格森的會面,他們因為對「時間」持不同看法而發生了激烈爭執,柏格森甚至激動地喊出了「愛因斯坦先生,我們比你更像愛因斯坦」!柏格森在1986年憑藉《物質與記憶》一舉成名,1907年更是以《創造進化論》聲名大噪,一度引發「柏格森熱」。在他看來,「時間」並非是某種抽象或形式的表達,而是作為永恆地關涉生命和自我的實在。柏格森將此稱為「持續時間」和「活時間」,它變成了一個動態的流動概念,不受任何固定點的聯繫與限制,而是被內在的內省所感知。但這種哲學概念上關於「時間」的觀點卻被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相對論所動搖。愛因斯坦認為,哲學家所說的時間是不存在的,在物理學家的時間之外的時間最多只能算作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時間。事實上,這場論證反映了由來已久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鋒與分野,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以及科技的迅猛發展無疑更加劇了這一分野。
《愛因斯坦與柏格森之辯》的作者吉梅納·卡納萊絲是一名物理學史專家,曾在哈佛大學獲得科學史碩士和博士學位,致力於研究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之間的關係。在這本中,她以柏格森和愛因斯坦這場著名的爭論為線索,梳理了關於時間之謎的爭論以及對於精神的歷史進程的影響,為我們了解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對時間概念的不同看法以及背後不同的思維框架提供了借鑑。
評論列表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