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去年年末首映後,我一直很想去看。它獲得了金球獎6項提名、奧斯卡5項提名。
它最吸引我的,不止是被譽為 「好萊塢性感炸彈」 的女主角——斯嘉麗·約翰遜;更是這部電影的「真實性」。
它不是一部「大女主離婚爽劇」,而是把覆蓋面很廣的、婚姻里的「雞毛蒜皮、痛苦無奈、失去仍愛」以一個個生活化場景呈現。
電影裡,男女主角決定離婚了,因為這段關係,令他們非常疲憊,不堪忍受。
但那又如何?哪怕在結尾,他們對互相的愛與懷念,仍以遺憾的心情在繼續。
電影仿佛在說:這段質量不高的婚姻關係,一定出了問題。但如果出了問題,卻不努力解決,就只能以離婚收場。這對每對相愛過的情侶來說,未免太過遺憾。
在我看來,女主妮可和男主查理的婚姻,有一個隱藏的消極心理模式——「卡普曼三角」模式。他們無力改變、也早早放棄了改變。這座「三角形」大山促使了兩人婚姻的土崩瓦解。
「卡普曼三角」原意: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三角戲劇」,即「受害者(Victim)-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人際交往中,人們會在這三種角色中不停地切換,當你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時,周圍的人為了維持這個三角的平衡,就會無意識地扮演對應的角色。
而婚姻關係里,有些愛人也會形成這樣的相處模式。
但和普通人際交往不同,在婚姻里,兩個人扮演了這三個角色;且強者和弱者的心理位置,幾乎不會轉換。「受害者」長時間內都是「受害者」,而強者有時會在「迫害者」和「拯救者」之間搖擺。
「卡普曼三角」會令夫妻雙方都相當難受。這時的夫妻關係,就像旅行者要走遠路,鞋子裡卻進了一粒沙,硌得根本走不下去。
本文立足於電影的情節與角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詮釋婚姻里的「卡普曼三角」,討論它如何摧毀平淡的婚姻關係,我們又該如何「破局」:
分析「卡曼三角形」在電影男女主婚姻中的體現,並點出其危害探討從普遍意義上看,什麼樣的人,更容易陷入婚戀關係中的「卡曼三角形」給出「轉化型」和「自我療愈型」化解方法;它們都是「內修」的過程最後,基於這些分析,本文還提出了一點現實思考。
「卡曼三角形」在男女主角婚姻中的體現和危害
查理與妮可的婚姻關係,是一個很典型的、由「卡曼三角形」模式導致的、不幸福的親密關係。
查理大部分時候,會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有時候也會扮演「迫害者」;而妮可則一直在扮演「受害者」。他們的婚姻關係既不平等,也不幸福。
查理是一個很有主見、有才華、獨立的男人,一個人在紐約奮鬥成名。而妮可不論從經濟上、還是性格上,都是「弱勢方」。妮可遇見查理時,正從上一段失敗的婚戀關係里走出來,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查理適時出現了,帶着優越感和她結婚,並給予了妮可一份在劇團的穩定工作。從此,妮可成了「不重要」的家庭主婦,和劇場的「救場演員」。他們之間「拯救者」與「受害者」的角色關係,仿佛就在相遇的那一刻註定;在往後的日常相處中,這種「優越感」與「怯懦感」的對比也愈發強烈了。
而「拯救者」傷害「受害者」最深的,恐怕是他自己都克制不住的一些感覺。比如,「拯救者」覺得:「沒了我,你真的活不下去。沒了我,你什麼都不是。」 他們還會覺得另一半「沒有個性、沒有能力」,不如自己優秀、不值得被尊重、欣賞。「拯救者」們的優越感,會很自然地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令「受害者」愛人失去自信、沒有「自我價值感」,也感受不到另一半的愛意。
妮可的自我價值感,一直被打壓而查理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還在妮可「低到塵埃里」的態度下,漸漸演變成了一個「迫害者」。作為導演,查理跟劇團里一個女演員「肉體出軌」了。他偶爾會去和她「放縱」一把,然後像沒事一樣回家。妮可早就從一些蛛絲馬跡,察覺到查理可能有了婚外情,感到非常自我懷疑與痛苦。但查理跟她約定,要互相信任,所以妮可不能查他的手機和郵件。她在這種多疑的心情中,孤立無援,自我勸慰,反覆失眠。
婚姻中的「施害者」比「拯救者」更壞,因為「迫害者」的行為,會完全擊碎愛人的信任、兩人的感情基礎,並讓對方陷入強烈的痛苦。他們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出軌、家暴、惡意貶低等。
男主角查理「被離婚」時,仍毫無反省,他覺得:「我什麼時候對你不好?」 因為「拯救者」和「施害者」 本身就很自我膨脹、自我中心。他們缺少自覺的反省意識,也體察不到別人的痛苦,或者明明知道,但是不在乎。
怪不得,儘管妮可還愛查理,也要拼盡全力要離開他。她請了最好的律師,在離丈夫最遠的城市找了工作,徹底「放飛自我」了。他們的婚姻關係,自然也就結束了。
現實生活的婚姻關係里,「卡普曼三角」的覆蓋面其實很廣
比如,很多男人對「主內」的妻子,充滿優越感,經常說:「你什麼都不懂!」 進而打擊她的話語權。這就令兩人形成了「拯救者」與「受害者」的婚姻關係。
也有娘家經濟實力更強的女方,不尊重丈夫的個性與喜好,帶着優越感對他的事業、生活習慣指手畫腳。仿佛他不這麼做,就配不上她,就是「不感恩」的人。這也是現實中,典型的「拯救者」與「受害者」婚姻關係。
而在婚姻關係里更惡劣的「強勢方」,會有肆無忌憚的出軌、家暴、持續貶低對方等行為。當他們親手摧毀了另一半的幸福和生活,他們就成為了不折不扣的「迫害者」。而「受害者」被迫承受痛苦、遲遲無法或不願反抗。
從普遍意義上看,什麼樣的人,更容易陷入婚戀關係中的「卡曼三角形」?
婚姻里,其中一方有強烈的「角色期待」有強烈的「角色期待」的人,往往是婚姻里的「拯救者」或「迫害者」。而配合、忍受的一方,則是「受害者」。
「拯救者」或「迫害者」會在心裡規定:在婚姻關係里,丈夫要履行怎樣的責任,妻子又應該如何。當對方做不到他提出的要求,他感覺內心的秩序被紊亂了,他就會大發雷霆,進而以更嚴格的要求,去督促另一半完成他的「角色期待」。這個過程中,強者對弱者進行情緒性的、或肉體上的「迫害」,比如管束、打擊、責怪,甚至肢體暴力。他們的心態里,也可能夾雜了「我是為你好」的「拯救」意味。
在執着、死板的角色規定下,「受害者」產生了緊張感,掙扎着去配合對方,漸漸失去自我。
比如,查理覺得「夫唱婦隨」是一種政治正確,妻子本就應該主內、跟着自己待在紐約、主要負責帶娃、必要時可以給劇團「救場」。但妮可哭着跟女律師抱怨:「和查理結婚後,我變成了一個沒有愛好、沒有品位的人,我不知道我是誰,我只是個好媽媽、好妻子。」 查理還沉浸在「一切皆有秩序」的良好感覺里,不知道她已經不堪重負了。
「自戀型人格」遇到「討好型人格」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往往是婚姻關係里的「拯救者」,偶爾也膨脹過頭、化身為「迫害者」;而有「討好型人格」的另一半,就不得不配合對方,成為「受害者」。
《內心枷鎖》裡說:「自戀型人格」是一種典型心理障礙。這類人會誇大自我價值感,同時又保持着低自尊,矛盾的性格導致他們難以組建健康的「親密關係」。
一方病態的自戀,往往需要榨取其另一方的價值感,來不斷吹捧自己、滿足自己、成就自己。他們的表現,從輕度的看不起對方,到直接粗暴地貶低對方,大大削弱了「受害者」的自尊心、幸福感。
電影裡,查理孤苦無依地長大,又在紐約單打獨鬥,從小缺乏認可和安全感;但在逐漸嶄露頭角的過程中,他開始無限崇拜自己。他對生完孩子的妻子,是一副「拯救者」的姿態。他覺得妻子的才華日漸消褪,身材走樣,所以他讓妻子飾演劇團里一些「救場子」的角色,還覺得自己給她提供了舞台。
蔣方舟說:「『討好型人格』 在親密關係中,會儘量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起衝突。」
的確,「討好型」伴侶,因為害怕衝突,對另一半的貶低與壓榨,往往會妥協、承受。比如妮可出演一部校園輕喜劇小有名氣後,會甘願進入丈夫的小劇團,不斷誇讚他的才華;而丈夫終於聲名鵲起,她卻日漸暗淡後,她默默地接受了「救場」任務,並且乖乖地帶娃、主內,忍受丈夫的忽視和輕視。
一方或雙方有嚴重的「自利性偏差」《邁爾斯直覺心理》說:很多人對自己的評價高於實際,這就是「自利性偏差」。
有「自利性偏差」的夫或妻,會覺得自己在婚姻關係里付出更多,對方則享福更多。有些人,會在日常爭吵後,反省並意識到,對方也付出了很多。
但有些人的「自利性偏差」很嚴重,他們習慣了把錯誤歸因於對方,功勞歸因於自己。這類人往往共情能力不高,察覺不到對方的感受、付出。他們容易成為婚姻關係中的「拯救者」,自認為拯救了對方,盛氣凌人;或成為關係中的「迫害者」,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去貶損、攻擊對方。
被忽視與攻擊的「受害者」,會感到很委屈:我為這個家,也付出了很多,ta從來看不見。而且,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問題,ta總覺得主要責任在我。
「轉化型」和「自我療愈型」化解方法,都是「內修」的過程
克里斯多福·孟說:「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
任何親密關係的改善,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內在修補、自我成長。而更為有益的,是與另一半一起成長、解決問題。也許改變一段婚姻的相處模式,並不容易,但有兩個人勇氣去努力改變,就會有希望。
「轉化型」化解方法:將負向的「卡普曼三角」,轉化為正向的「卡普曼三角」原本的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卡普曼三角」,是一個生產負面情緒的愛人相處模式。強者與弱者相互作用下,強者愈強勢,弱者愈卑微,關係逐漸失衡、崩潰。強與弱包括性格特點、經濟實力、外貌、年齡等一系列主客觀指標;實力有高低,很難調整為勢均力敵。但是,強者和弱者可以將負向三角轉化為正向三角,達到關係良性發展的目的。
根據現代管理學研究成果,建設好的工作團隊,要有配合默契的領導者、跟隨者、合理的評估與激勵。
婚姻中的強勢方可以由高高在上的迫害者、拯救者,轉化身份成為好的「領導者」,既要由衷鼓勵對方做更好的自己,更要承擔帶領小家庭「越發展越好」的責任。婚姻中的弱勢方,則要由唯唯諾諾的受害者,轉變為被鼓勵、被帶領的「跟隨者」,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兩個人還需要定期反思,我們最近的相處是否令雙方舒服,共同擔任「反思者」的角色,即一起成立「給予激勵的評估組」。
這樣,一個由「跟隨者、激勵者、領導者」組成的新型「卡普曼三角」就形成了。
另一個更為簡單的思路是,把強者的攻擊性去掉、把弱者的逆來順受摒棄。他們可以發展為表達者、助人者、道歉者。
婚姻中的強勢方,如果曾是「迫害者」,就需要通過反省,意識到自己的傷人行為,並且不斷地真誠道歉、逐漸改進自己。他可以進化為一個合格的「道歉者」,輸出真誠的歉意與愛意。另外,如果強勢方是「拯救者」,則可以在助人的過程中,不誇大自己的價值感,更不貶低對方,讓每一份幫助「默默無聞」一點。他可以成為一個沒有攻擊性的「助人者」。而弱勢方,則不能再自我懷疑、默默忍受,需要勇敢說出感受,提醒對方:「你傷害了我。」他需要成為一個理性、勇敢的「表達者」。
構建一個正向、積極的「卡普曼三角」,並不能只依賴某一方的積極行動。因為這個「三角」本就是一個「循環系統」,角色們要在相互作用中產生能量。而且,在改變的過程中,也許疼痛和尷尬不會立馬消失,但長期來說,一定會改善關係。
「自我療愈型」化解方法: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婚姻關係里的問題。在婚姻關係里,具有攻擊性的人往往有自己的人格缺陷;而習慣了逆來順受的一方,也多半有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非常個性化的,所以「迫害者」與「拯救者」、「受害者」都需要不斷地自我解讀、自我反省、自我治癒。嚴重的甚至可以求助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
為了說明問題,我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陪孩子終身成長》說,有的人因為童年「創傷」,天生比別人「好鬥」。比如,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從小就將憤怒、屈辱等情緒埋藏心底;遇到着急上火的事兒,他們的腎上腺素飆升得比普通人快且多。他們更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對伴侶大發雷霆、甚至動手,而爆發完又覺得很愧疚。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婚姻關係里的「迫害者」,對伴侶進行情緒上、甚至身體上的施暴。他們需要學會平靜,與成長過程中的鬱結和解,不讓發火、暴力成為長久的思維習慣。
而電影裡《婚姻故事》裡,查理大部分時間是「拯救者」。查理沒有生長在物質充足、溫暖穩定的家庭,一個人在紐約艱辛奮鬥。他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存在感與長輩的認可,所以稍有成就以後,他對這方面的渴求非常大。他把部分「欲望」,投射到了無辜的另一半身上,令妮可承受了被忽視、被輕視的痛苦。這樣的「拯救者」,需要逐漸樹立自我認同感,並且理性評估自己,來化解問題。
前文提到了一種典型的「受害者」,他們有「討好型人格」,害怕衝突,也怕別人對自己失望,寧願自己受點委屈。他們的害怕,有的來源於從小沒有安全感,不習慣表達自我感受,有的來源於父母就是「老好人性格」,他們習慣模仿上一輩人的處事方式。這類人要明白,勇敢、理性地為自己爭取權益,把關係往平等的方向發展,是正當且值得鼓勵的。
以上提出的,針對負面「卡普曼三角」的化解思路,其實都是一個「內修」的過程。改變不了自己,就改善不了婚姻關係。
病態的婚姻關係中,不想努力改變的人,就意味着失去這份感情。
思考與小結
《婚姻故事》是一部真誠、寫實的好電影。它沒有安排刺激觀眾的「爽點」,比如女主離婚「復仇」、男主跪地求饒等,因為那不真實,現實里並沒有那麼多「善惡分明、終有報應」的結局。
它只是用平淡的鏡頭,撕開了不良婚姻關係的一角,讓關係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真實地展現在觀眾眼前。觀眾會為主角們仍然相愛、但不得不結束婚姻的故事,感到無限惋惜,從而被觸動、受到啟發。我們會想要改善自己的婚姻關係,不讓遺憾發生。
我始終相信,比以前更加幸福,才是我們結婚、不斷改善關係的目的。離婚並不是每段病態關係的「政治正確結局」,努力去解決問題,才是值得推崇的。因為只要「內修」問題不解決,病態關係還可能發生在你未來的每段情感關係里。
希望本文對「卡普曼三角」的理性分析與方法論建議,能改善您的婚姻關係,助您在未來更加幸福!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評論列表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