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親密關係能否滿足個體歸屬與愛的需要,幫助其獲得愛的品質從而促進個體心理發展與這段親密關係的質量密切相關,而親密關係質量與自尊和關係信念、付出感和權力認知密切相關。
1. 自尊和關係信念對親密關係質量的影響
「愛他人,要先學會愛自己」是一種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觀點。許多研究者同樣認為更愛自己、對自己持有積極態度的人們能夠擁有更好的親密關係質量。
自尊作為構成自我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對自我的情感性評價,高自尊的個體對自己持有更積極的態度。自尊的人際關係理論認為,人類有維持重要人際關係的動機,而自尊作為一種心理尺度,能夠反映個人重要人際關係的質量以及個人對重要人際關係的融入程度。高自尊的個體通常更重視自己的人際關係,並能夠更好地融入其中,其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質量也相對較高。同時,高自尊被試能夠更好地應對威脅到他們情感和自我價值感的負性事件,因而有助於維護親密關係。當遭遇到失敗或拒絕的時候,高自尊個體會傾向於增強與伴侶的關係,因為他們相信伴侶能夠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並且,在尋求加強關係的時候,他們會傾向於強調積極的親密關係質量的重要性。
關係信念是指一切針對親密關係的具體信念、思維模式和認知判斷。關係信念可分為成長信念和宿命信念兩種類型。研究指出,持成長信念的個體傾向於認為親密關係是能夠通過雙方的努力而不斷發展的,當遇到衝突時,他們傾向於通過努力和學習來有效解決關係中出現的問題,而這種積極且富有建設性處理問題模式能使親密關係得以維持和發展。與之相反,持宿命信念的個體認為親密關係的本質是命中注定的,無法通過雙方努力改變,一段戀情是否能夠令人滿意只取決於一開始有沒有找對合適的人,因此當他們遇到衝突時不會嘗試努力解決問題,而是會認為這段關係命中注定會以失敗告終,從而傾向於提出結束親密關係。從兩種不同的信念產生的結果來看,成長信念可以被視作一種親密關係中的積極與建設性信念,而宿命信念可能是一種消極與破壞性信念。
2. 付出感對親密關係質量的影響
在親密關係主題的第一期,岩讀向大家介紹過「社會交換理論」,而只要有社會交換發生,就會有公平和不公平的存在。社會交換發生的關係可以是朋友、師生、情侶、親子等,而不同關係類型所重視的成本和回報的內容不一樣,工作關係更重視收入和產出,情侶關係之間更重視愛和承諾。公平理論認為,只有人們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既沒有多得、也沒有少得時,對當前的關係才是最滿意的。人們在社會交換的過程中,既不希望被不公平地對待,也不希望不公平地對待別人,公平被視為社會交換的原則之一。
公平理論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無論男女都在追求最大化的愉快、最小化的痛苦;第二,社會會讓人們都表現得公平和平等,團體也會表揚那些公平對待他人的個體,懲罰那些不公平對待他人的個體;第三,人們得到他們值得得到的東西會感到滿意,如果受益過多就會產生負罪感、愧疚感和羞恥感,如果受益不足,則產生悲傷、生氣和憎恨等消極情緒;第四,在不公平的關係中,人們會努力減少壓力和不滿,通常會採取修復心理的不公平感、追求實際的公平和離開不公平的關係三種方式。有研究者分析了近十年關於付出和回報平衡的研究,認為不公平可以劃分為三個水平,即個人關係中的不公平、同事關係中的不公平和組織關係中的不公平,這些關係中的不公平會導致情感的枯竭或迫使個體選擇退出關係。
有研究用公平/不公平量表探討公平與婚外情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相對於在親密關係中獲益不足的個體,感到關係公平和獲益更多的個體更不容易發生婚外情。一項關於公平與親密關係滿意度的縱向追蹤研究顯示,親密關係中的公平對親密關係滿意度有影響,且感知到公平的個體會表現出更高的親密關係滿意度,但反過來,親密關係滿意度並不會影響公平。一項探討夫妻關係中的支持和公平與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也發現,相比那些在家務事和照顧孩子方面得到丈夫公平對待的妻子,未得到公平對待的妻子更傾向於評價關係為不滿意,且女性比男性更易感受到抑鬱情緒。同時有研究顯示,大學生親密關係中的公平對關係滿意度和彼此的情感交流有影響,相比在親密關係中體驗到不公平的個體,那些體驗到公平的個體會更願意與伴侶進行情感交流,也報告了更高的親密關係滿意度。
3. 權力認知對親密關係質量的影響
3.1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對認知的影響
親密關係中的權力會對歸因方式產生影響。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以婚姻中的雙方為被試,考察了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對工具性歸因和承諾的影響。結果發現,親密關係中權力較大的一方對另一方的慷慨行為有更高的工具性歸因傾向,並且有着更低的承諾水平。這表明,親密關係中權力較高的個體更容易對對方的好意產生懷疑,將對方的好意看成是想從自己身上得到資源的手段。
3.2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對情緒的影響
親密關係中的權力會對個體情緒產生影響。由於權力能夠導致更大的社會距離。因此,高權力個體在遭遇拒絕後可能會產生較少的消極情緒。有研究者認為來自對方的敵意中包含着拒絕,他們運用日記法考察了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對遭遇對方敵意後所產生的消極情緒的緩衝作用。在2周的日記中,被試需要記錄每天所知覺到的親密關係中的權力、知覺到的對方的敵意以及自己的消極情緒。研究結果發現,當被試知覺到另一方比平時更有敵意時,知覺到的自己的權力對消極情緒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而當被試知覺到另一方比平時有更少敵意時,知覺到的自己的權力對消極情緒的預測作用不顯著。因此,研究者認為在親密關係中擁有較高權力能夠緩解由對方敵意而帶來的消極情緒。
3.3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對攻擊行為的影響
研究表明,親密關係中權力的平等程度越高,則建立深情關係的可能性越大;權力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則建立暴力關係的可能性越大,在權力不平衡的親密關係中會發生更多的相互攻擊。親密關係中高權力的個體不僅更容易發起身體攻擊,同時也更易發起關係攻擊。女性在親密關係中擁有的權力越大,則遭遇攻擊行為的可能性越小。有研究者以親密關係中承諾的不對稱作為權力差異的指標,考察了親密關係中的權力在人格特質、情緒狀態與敵意行為之間的調節作用。結果發現,總體上看,對親密關係中高權力的一方來說,人格特質、情緒狀態對敵意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對低權力的一方來說,人格特質、情緒狀態對敵意行為的預測作用不顯著。這一結果表明,親密關係中的高權力能促進人格特質和情緒狀態的表達,而低權力能增強對敵意行為的抑制。
評論列表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可以幫助複合嗎?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