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女士的訴說處處充滿着委屈和無奈,她雖然是一位母親,卻沒有受到丈夫和孩子的尊重
在傳統的家庭中,女人作為妻子、作為母親,辛苦操持,相夫教子,任勞任怨。然而,現在很多女性卻任勞不任怨,她們越來越感到委屈。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解讀:委屈的母親和妻子:這個家到底怎麼了?
案例:張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為了孩子而放棄了工作;丈夫工作很忙,與丈夫生活20多年,兩個兒子都在上大學。最近半年來,張女士經常頭痛,愛發脾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張女士很無助、很困惑,來到諮詢中心後就不停地抱怨:「家裡沒有人能夠幫我,什麼都得我自己操心。面對家門口的垃圾,父子三人進進出出,沒有一個人願意扔。我說了他們,他們卻叫我扔;有時候我讓兒子們幫忙打掃衛生,兩人根本就不理我;我生病了,全家連飯都吃不上,他們三人天天叫外賣,我想喝口粥都沒人煮;兩個兒子好吃懶做,什麼家務都不會做;以前讓他們專心學習,就什麼都沒讓他們干,沒想到現在不但什麼都不願意做,而且虛榮心特強。買個手機一定要幾千塊的,買個車一定要六七十萬的,說要買個十來萬的,還看不上眼。家裡經濟不是特別寬裕,貸款壓力太大了。但是孩子們都不理解,總是和我賭氣、發脾氣。唉!這個家到底怎麼了?」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解析:
張女士的訴說處處充滿着委屈和無奈,她雖然是一位母親,卻沒有受到丈夫和孩子的尊重;孩子個個不懂事,丈夫也不體諒他;家裡所有人似乎都在欺負她,家裡所有的事情都得一個人操心,沒有任何人能夠替她分擔。
張女士成為家裡最委屈的那一個。那麼,她為何會感到委屈呢?為何家裡人都這樣對她呢?她一直在抱怨、在訴苦,卻也不明白這個家到底怎麼了,為何所有人都這樣對自己?她對自己的家庭情況是一片懵懂、茫然無助的。
其實,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其應該承擔的角色,都有其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作為母親和妻子的張女士生病了,丈夫和孩子理應照顧她,為她分擔家務。但無論是倒垃圾、打掃衛生都成為了張女士一個人的事情。所以,張女士的家庭里每個家庭成員的權利和地位是不平等的。她一直在照顧大家,卻沒有享受到到被照顧的機會。
可以看到,張女士在自己家庭中的承擔的功能和角色其實是個保姆。這個家庭的力量結構是失衡的,她是家庭中力量最弱小的一個人。當一個家庭的結構失衡的時候,家庭里大部分的壓力就會偏向家庭中力量最弱小的一個人。所以家人都「欺負」張女士,實際上「欺負者」者對自己各方面的「欺負行為」往往是無意識的,而吳女士這個「委屈者」對這些也往往也是處於無意識的狀態。因為一個家庭的構成模式是每個家庭成員的習慣以及各方面之間的互動方式。當丈夫、孩子都不願意為吳女士分擔家務的時候,總是要吳女士一個人去操心的是時候,他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的相處模式,他們都覺得很正常。
張女士的困惑源於家庭,她的問題也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要從這種無助與痛苦中走出,不僅需要她一個人的領悟,更需要大部分家庭成員的覺醒。只有打破這種失衡的家庭運行模式,重新組合、建立一種新的、健康的、平衡的家庭運行模式,家人之間的相處才會和諧,張女士的困惑才能夠解決。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