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最近收到一份讀者的求助信,信的大致內容如下:
您好!我是一個28歲的女生,和現在的男友戀愛已經五年了。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他對我非常好,過了幾年就沒有那麼好了。他的很多習慣我都看不順眼,也沒有來電的感覺了,真不知道我們在一起合不合適。而且男友家條件一般,現在買一套房的首付都拿不出來,只有一輛小破車。我身邊的小姐妹都結婚了,男方家有房有車。最近朋友給我介紹了另外一個男生,條件比男友好,但是我對他也沒什麼感覺,我該不該和男友分手呢?如果分手了我又覺得很可惜,這麼多年我什麼都沒得到。
這封來信的主人公看起來的確是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與現在的男友激情不再,而且男友的物質條件在周圍人的對比下也不好,她不確定自己結婚以後會不會得到幸福;相親對象的物質條件符合要求,但是毫無愛情的感覺。經營了五年的感情,到底要不要放棄?
一、你是否誤會了愛情的模樣?
其實,幾乎每一段兩性關係,在走過一定的階段後,都會面臨「激情」的消退的窘境。這種「激情」以身體欲望的激起為特徵,是一種強烈地想要和對方結合的渴望。很多「一見鍾情」便是由這種激情所引起的,在這種狀態下,男女雙方的身體不斷地分泌荷爾蒙和多巴胺等讓人相愛的化學物質,讓人感覺非常地迷戀與愉悅。很多人把這種感覺稱為「愛情的感覺」。
在這些身體激素的作用下,雙方會產生時時刻刻想要與對方在一起的感覺,但是激素不可能永遠處於一個高水平的狀態,通常它們作用的平均維持時間是兩年。一旦這種激情褪去,很多人便覺得愛情消失了。
其實愛情並不止激情這一個要素,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除了上述的激情,還有親密感和承諾。
親密感是指一種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分享的狀態。承諾是指長期的忠誠,雙方願意為這段關係去承擔責任、給出承諾,通常婚姻是一種長期承諾的方式。總的來說,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
童話故事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描寫,公主和王子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至於他們開始一起生活之後,卻再也沒有描述了。這種王子公主式的愛情故事通常就是以激情為主的。一旦這種激情褪去,童話中的王子就變成了青蛙,公主變成了母老虎。所有曾經不是問題的問題都變成了問題。
所以當我們說感覺不到愛情的時候,極有可能是我們不再能感覺到激情的存在。如果你誤會了激情是愛情的話,這種結果的發生就在所難免,因為我們無法讓激素不褪去,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真相。
所有的感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進入承諾這個階段,否則便會以分手而告終。來信中,當事人提到男友家的條件比較一般,極有可能也是兩人還未相互承諾進入婚姻的原因所在。很顯然,當我們還未做好對一段關係作出承諾或者因為現實原因(物質條件、疾病)等沒有能力作出承諾,那愛情便無法繼續維持下去。
而所有的兩性關係,最終肯定不是靠激情來維繫的,能讓兩性關係持續鮮活的只有兩個字:尊重。去尊重對方本來的樣子,當我們這樣去做的時候,我們就會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幸福的感覺。
所謂新鮮感,不是和未知的人做同樣的事,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體驗未知的人生。
二、兩性關係的價值所在
不甘於現狀,又捨不得結束一段已經投入五年時間精力的感情,是當事人的矛盾糾結所在。其實我們在看待一段關係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只有當這段關係的結果是好的時候,它才是有價值的;如果這段關係最終的結果是破裂的,那麼這段關係就毫無價值。
這種非黑即白的思考會讓我們自己陷入困境。我們無法滿足於現狀,又不捨得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其實,換一種思維:我們所建立的每一段關係都有其價值所在。
想一想當我們開始一段關係的時候,一切都非常美好,關係建立之初,會給人帶來許許多多多的甜蜜、渴望、愉悅,就算這段關係最終無法繼續,那些曾經美好的,相互帶來的需要的滿足並無法抹滅。所以當我們這樣去看的時候,我們就能跳脫出沉沒成本的困境,更理性地去做出決定。
人的本能都是趨利避害、趨樂避苦的,我們長時間在一段關係中,必然是因為這段關係滿足了某種需要。就算男友未能提供世俗的有房有車的物質條件,但他肯定是滿足了當事人的某種需求。
我們的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去建立一段怎樣的兩性關係。有一個觀點是:我們尋找一個伴侶,是為了在他身上滿足自己那些童年未被滿足的需要。打個比方,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非常優秀的女孩子找了一個不怎麼樣的,有很多缺點的,完全不能與之相配的男人在一起。
那這個女孩子就有可能在原生家庭中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是父母重男輕女,可能是父母本身沒有能力給到足夠的愛,造成心理上愛的匱乏感。那這個女孩子成年後,遇到任何一個能給予她「愛」的感覺的男人,都可能很快墜入情網。而恰巧這個男人的模式與女孩子原生家庭中父親或母親(通常是父親)的模式是相似的話,這個女孩子很可能就很難離開這段關係,即使這個男人有外人看來很多的缺點。
看似不匹配的一段關係,其實雙方是各取所需。我們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會無意識地去尋找與我們的父親或者母親非常「像」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回到童年,去完成那些未完成的事件,或者去重複當時的那些情感,這也是一個深層次的需要。
那麼與一個男生在一起五年,是不是同樣地也是滿足了自己的某些需要呢?如果最終要分開,那麼我們又是否思考過,這樣一段珍貴的相遇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提醒我們的是什麼?我們自己在關係裡面是否有基於自身原生家庭的影響、個人的創傷和情結,導致了關係的鬆弛甚至是最終的瓦解?兩性關係是個體生命中最深度的關係,沒有其他關係再像兩性關係一樣,會把我們不斷的推到自己真實的邊界去感受去碰撞去成長,我們的伴侶,就像是世界上最清晰的鏡子,他們能原原本本的照出我們「真我」的模樣。如果我們能學習到在這個層面對兩性關係進行思考,那麼,無論你的關係走向何種結局你最終如何選擇,對於你自身而言,這就是這一份持續5年的感情帶給你的最大的價值。
三、兩性關係中切忌比較
佛家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圓音寺的一隻蜘蛛,有一天有緣遇上佛祖,佛祖問它,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說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幾千年後,一陣大風把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着甘露,晶瑩剔透,很是歡喜,每一天看着甘露都很開心。又過了幾千年,大風把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感覺失去了什麼,非常難過。這時候,佛珠問它什麼是世上最珍貴,它仍說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後來佛祖便讓蜘蛛去人間走一趟,蜘蛛投胎成官宦人家的女兒叫蛛兒,蛛兒愛上了狀元甘鹿,甘鹿卻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好,後來皇帝賜婚甘露與長風公主完婚,蛛兒與太子芝草完婚。蛛兒感到心灰意冷,不吃不喝,生命危在旦夕。此時太子芝草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如果你死了,我也不活了」並提起寶劍自刎。這時佛主來了,說:甘露是由風帶來的,最後也是由風帶走的,他與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初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仰望愛慕你了三千年,你卻從未低頭看過他。此刻你覺得什麼才是世間最珍貴呢?蜘蛛恍然大悟:世間最珍貴的原來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把握此刻的幸福。
當事人的動搖,很大程度也是因為與周圍人去做比較。兩性關係中最忌諱拿自己的伴侶去與別人做比較,我們常常聽到有些妻子對丈夫說:「你看看別人家老公,情人節、生日、結婚紀念日,每次都會送禮物給老婆,次次不落,你呢?一點都不懂浪漫。」或者「你看看人家老公,不僅賺錢賺得多,還包攬了家裡大大小小的家務事,哎,我怎麼就沒這麼個好老公」……
雖然我們明白抱怨的一方其實只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而已,但是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會損害另一方的自尊。我們都是害怕批評和被拿來做比較的,當感到受傷之後,不僅原先袒露的心可能關閉,也可能轉而發出回擊。於是我們看到伴侶關係進一步地惡化,因為當兩性關係中,一旦比較過多,傷害增多,那麼便沒有了愛與尊重的容身之地。那也就沒有了親密、幸福可言。
幸福從來都不是比較得出的,如果只看到自己沒有的,不去看見那些自己擁有的,就無法感受到幸福。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忍不住去與他人比較,比較之後得出:「人家有的我都沒有,我真的好慘」這樣的結論,那就無法把握住真正的幸福。去看見自己擁有的那些,才會覺得自己是無比豐盛的。
所以,對於這位求助的讀者,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再去看一看自己的這段感情,去公平地看待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所得,並且想清楚自己願意為幸福、為愛情付出多少的努力,相信要不要分手這個問題也會得到解決了。
愛是這世上無與倫比的奇妙,願你、我都能感受到這世間最美好的愛。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求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