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登記數連續4年下降 這屆青年人為何不積極?

情感導師 561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原標題:視點丨結婚登記數已連續四年下降,這屆青年人為嘛對結婚不積極?)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個性更加獨立,一些人認為,婚姻正逐漸從人生之必選項轉變為了可選項。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在祖輩們心裡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如今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五四」青年節來臨前夕,年輕人婚戀話題再度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

民政部每年都會發布《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7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上年下降7.0%,這已是連續4年下降了。對於結婚登記率下降的這一話題,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出生人口數即呈逐年下降趨勢,從這一角度說,正值適婚年齡的「90後」一代結婚人數同樣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但婚齡普遍推遲,也是結婚人數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結婚登記數連續4年下降 這屆青年人為何不積極?

記者在大學校園等地走訪時發現,年輕人在成家和立業二者間有着不同的選擇,特別是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思想更加前衛,個性更加獨立,婚姻正逐漸從人生之必選項轉變為了可選項,而因婚姻引發的家庭代際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

愛情誠可貴,事業價更高

暮春時節的大學校園,正是一年裡風光最美的時候,徜徉在校園的湖畔,望着一對對年輕男女促膝談心,景美人美。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有些年輕人似乎對戀愛並沒有太濃厚的興趣,雖然一直以單身的身份自嘲,但談戀愛這件事卻始終沒有被提上日程。

與同學們談論起婚戀這件事,得到的說法也是五花八門。有同學對記者說「人家還是個寶寶」,意思就是我還小,尚未到談婚論嫁的年紀,目前沒有考慮過談戀愛;有同學表示,象牙塔里的戀愛變數太多,與其分手時讓自己和對方都傷心難過,不如把戀愛放一放;也有同學認為,當前求學與求職的壓力都很大,都應置於首要的位置,而婚姻只好在條件充分時再考慮了,畢竟只有高質量的拼搏才能換來美滿的婚姻;還有的同學表示,自己並不羨慕戀愛和婚姻,單身生活才是自己最理想的方向和目標。

一位同學對記者坦言:大學期間從未拉過女孩子的手,有時甚至刻意迴避。究其原因,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摻雜進太多的情感內容。在大學期間談一場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戀愛,本來是一件很令人難忘的事情,但記者卻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對此並不熱衷。「同學們有種觀念,『結婚太早意味着不思進取、不求上進』,把最好的年華放在了兒女情長的這些事上而浪費了最佳的拼搏期,很不值得!」他進一步解釋說:「在大學談戀愛而終成眷屬的,眼下是鳳毛麟角;而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後,你才會發現更廣闊的世界,與其在讀書的年紀把時間浪費在談戀愛上,不如放在那些更有趣的事情上。」

記者在採訪中,還聽到了這樣一種現象。對於孩子在大學期間談戀愛這件事,男女生的家長抱持着不同的態度。男生家長聽說自己的兒子交女朋友了,通常會把這種欣喜體現在每月的生活費上,每次打電話時,不忘叮囑兒子務必大方些,多多邀請女孩;而女生家長則不然,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大學期間儘量不談戀愛,即使談也要對小伙子的品行有足夠的認識。

與大學校園一路之隔的地方,聚集着大批剛剛結束學業、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又是如何看待婚戀的話題呢?

郭冉(化名)於去年大學畢業,家在外地的他在天津找到了一份稱心的工作,目前依舊和兩位同學合租生活。對於感情這件事,郭冉表示:目前還沒有女朋友,而談戀愛這件事必須等一切都穩定了再說。小郭的想法自然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同,母親每次打電話時都催他趕快找對象,談上一年半載就可以結婚了;而且母親還表示,未來兒子與兒媳在哪裡工作、她就在哪裡買房,連房子的首付款她都已經湊齊了。

小郭對記者說:「當下我要做的是完善自我,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娶妻生子上。大學畢業就已經到了晚婚的年齡,也就別太在乎這件事了。」

不要低質量的婚姻

2012年以前,辦理結婚登記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20歲至24歲的群體。如今,25歲至29歲的群體已成為辦理結婚登記的新的主力軍。《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25歲至29歲人口辦理結婚登記者占結婚總人口的比重最大,為36.9%。值得注意的是,代際間婚戀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於很多「90後」而言,晚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

28歲的徐洋(化名)很反感社會為未婚青年貼標籤,她很難想象作為「90後」也披上了類似的標籤。在她看來,婚姻這件事並非必選項,而是可選項,而選擇的主動權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是我要和他共度一生,我是直接參與者,不是旁觀者,我怎麼能輕率地面對這件事呢?」徐洋說。年歲越來越大,看到不幸福的婚姻越來越多,她希望自己的婚姻可以再等一等,不必過於匆忙。

她告訴記者,自己這些年來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奔波,但每一次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我總結了,很多優質的男青年根本不用靠相親來結識另一半。」她的話雖然有些偏激,但也並非沒有道理。徐洋說:「很多男青年思想並不成熟,從言語中就能看出他們根本沒有獨立或者沒想要獨立,依舊靠着父母生活;還有的男青年不夠踏實,沒有那份腳踏實地的沉穩勁兒。」

今年春節期間,徐洋參加同學聚會時驚訝地發現,有的同學瀕臨離婚,而她卻還沒結婚呢。「夫妻二人雖然沒有分道揚鑣,夫妻間的距離卻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日益變淡,到後來甚至幾乎零交流,分房而睡,餐不同桌……這樣的夫妻感情與婚姻狀態,至少我遇到過很多例。」徐洋說,「在我確認自己能夠接納他之前,我不想去嘗試這樣的婚姻。」

面對徐洋的態度,記者直言,她有沒有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過思考。對此,她表示:「或許是自己把婚姻問題想得太周全了,導致自己對婚姻有些望而卻步了,甚至忘了婚後磨合才更重要。」她表示:現在的女孩不再相信媒妁之言,而自食其力的結果就是思想更具個性,「生活中不做父母的牽線木偶,也不受他人左右。我們經濟獨立,在婚姻中難以委曲求全」。

徐洋的父母依舊在為女兒的婚姻大事而發愁,依舊把這件事當作家庭的頭等大事。在前不久與父母的一次討論中,徐洋說:「我不介意自己單身一輩子,我生來也沒有義務去做誰的妻子、或誰的母親,目前的生活狀況已經令我很知足了,我不想再給自己添麻煩了。」此話一出,父母和她即陷入了「冷戰」。

社會轉型的必然過程

針對目前結婚率持續走低、年輕人普遍晚婚的現象,研究這一領域的學者如何看待呢?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楊凡認為:這是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然階段,不僅在中國,在其他倡導戀愛自主、婚姻自由的國家和地區也非常常見。

楊凡介紹說:「過去我們是傳統社會,顯著特點就是流動性小,人們對於婚戀這件事一直是習慣性的、常態性的、穩定性的,和當時的家庭生活是契合的。而今放眼全球,工商業社會的屬性凸顯,帶來了人口的流動,催生了生活方式的變遷。人們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危機感,生活有壓力,情緒有焦慮。另外,隨着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也在相應增加,結婚年齡推後也是各國的普遍現象。」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婚姻大事表現不積極,對此,楊凡認為:傳統社會生活方式比較單一,長期的社會風俗讓婚姻變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成為當時潛在的制度化的秩序之一,在那個時代具有一定的束縛力。而如今中國的家庭逐漸細微化,細微化之後的結果就是小家庭的個性化,無論相處模式還是生活習慣,都自成體系。越來越細分的個性化家庭中,男女雙方的個性在放大,融合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成本。

對於婚姻問題引發的兩代人之間的觀念分歧,楊凡則認為:家長應在孩子適婚年齡前就增強情感溝通,可以不具體,但不能將此視為家庭的禁忌話題。「順」其自然的方式不可取,但家長可以「導」其自然,給孩子做好情感的疏解,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婚戀觀。楊凡建議:作為適齡男女青年,一定要知道婚姻是自己的。兩個人在一起一定要主動地愛對方,這叫有德性;而有個性的年輕人選擇單身,也應該對自己負責,努力做一名獨身更獨立的好公民,這叫能力。

對待婚姻無論選擇哪種方式,一定要保持「自責」的心態,所謂自責,就是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另一半負責,對自己做出的每一項選擇負責。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8-06 14:08:23

有時侯自己陷進去出不了只能找專業的人士幫忙,我覺得挺不錯的,推薦!

頭像
2024-07-20 03:07:58

求助

頭像
2024-03-03 04:03:59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