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很多女性朋友都在熱議關於「PUA」的話題,源於身邊不少已經將近步入而立之年卻尚未體驗過愛情之美好的妹子,突然陷入愛情了,但愛着愛着,卻發現對方不知所蹤了。
前幾年已經聽說過」PUA」這個詞,但一直沒有去深入了解是怎樣的行當,只是知道是英文「pick up artist」的簡稱,意思是「搭訕藝術家」。
據了解,PUA在北美發源的時候,開創者只是為了幫助技術宅男(包括天天寫代碼的工程師)學會怎樣有技巧地跟女孩搭訕。
後來被引入中國,就成為了指導男性如何把妹的技巧學科,更有甚者被有心計的人利用女性渴望浪漫愛情的心理編制了大量「把妹」課程。
這些被弄成像傳銷組織一樣的培訓課程,志在培養男性在愛里學會控制女性的思想和感情,從而達到「財色兼收」的效果。
發展至今這好幾年的光景,身邊不少陽光正常的男性朋友也聽過有PUA這個組織,有些朋友還懷着好奇去一探究竟。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新聞報道很多被男朋友精神控制得不但言聽計從,還把男朋友對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奉若聖旨的女孩,其實就是被PUA所傳播的思想精神控制了。
在PUA還沒有很廣泛流傳以前,我們也經常聽身邊的女性朋友控說丈夫或男朋友的行動不是、惡言相向甚至暴力行為,但過了許久,她們還沒有放下身邊的渣男,一如既往地見面即訴苦,卻沒想過要分手或離婚。
害怕分手不斷委屈求全確實是身邊很多女性朋友的通病,最近看了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作家蘇珊.福沃德老師的作品《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總算解開了我的很多疑團。
一直很喜歡美國這位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老師的作品,她曾著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情感勒索》等心理學名著。
這些暢銷幾十年的作品不僅讓我們從自身性格、家庭情況還有身邊至親至愛的表現分析我們為什麼會遭遇這樣的情感生活,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建議和如何走出被身邊人精神控制的指南。
看了《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以後,我總結了以下三點,有助擺脫不了身邊人情感控制的女性朋友更好地看清自己為什麼那麼痛苦卻分不了手。
01| 看清男人「以愛之名」的控制欲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小被家長教育要聽話,甚至都遭遇過被呵斥:「如果你不聽話,我們就不疼愛你了,你也沒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時候沒有自主能力,聽到這樣的警告,雖然很想反抗,卻無能為力,只好服從。有這樣經歷的小孩要麼很想反叛,要麼就習慣了服從。
在這樣教育環境長大的女性,很容易找不到自我價值,甚至覺得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討好別人,得到身邊人的認同。
還記得前段時間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熱播,在瓊瑤阿姨的經典情感劇《情深深雨濛濛》被重新拍攝以後,陳凱歌導演一語中的:「怎麼何書桓看着就是這樣一個渣男呢?」
仔細回顧劇情,可能當年看劇的時候我們都太小了,以為一個男人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愛,並且對着誰都很認真,這就是愛情了。但現實世界裡,見一個愛一個,還說自己「可能不是這世上唯一為兩個女人心動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一聽就是為自己的不專一找託辭了。
瓊瑤阿姨還有很多經典書籍被拍成電視劇以後,也被熱議她的婚戀觀相當不正。我們看偶像劇,特別感動於男一、男二都苦戀女主,這樣很多女生就可以把自己代入女主這樣完美的人設。
例如在《又見一簾幽夢》中,女主汪紫菱既有自己的追求者,同時又跟自己的姐夫情投意合,甚至為了愛情不惜破壞姐姐綠萍和姐夫的家庭。
最有意思的是,她姐夫在自己跟小姨劈腿的醜劇被妻子知道以後,居然還好意思義正言辭跟妻子說:「你只是失去了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是她的愛情啊!」
這樣的劇情,我們小時候對成年世界懵懂不知,還真以為是真愛啊,真愛甚至比生命更重要!但是現在看來,感覺簡直是三觀盡毀。
不知道朋友們會否有這樣的經歷,我們在跟別人發生矛盾爭吵的時候,不管有理的是哪一方,只要聽到別人吼自己,就有一種愧疚感,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才會得到這樣的對待。
尤其在愛里這樣的情況更甚,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女性明明平時很正常陽光的,一旦陷入愛里就變傻了。
像瓊瑤阿姨筆下的何書桓、費雲帆這樣的渣男,不但見一個愛一個,還辱罵自己曾經愛過的女人就是為了開脫自己劈腿的惡行,這就很典型是控制型男人的表現了。
蘇珊老師在《依戀》書中也寫道:「控制型男人對伴侶的控制,好比樹根之於大樹,影響力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控制影響了她的工作、興趣愛好、朋友、家人、孩子,甚至她的思想和情感。她的自信和自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她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儘管受到了如此嚴重的影響,許多女性仍一口咬定,她們的婚姻生活沒什麼問題。」
唉,難怪我們不但看到電視劇那麼多女性一再在婚姻里忍讓,在現實生活中身邊被控制型男人修理得服服帖帖的女性也比比皆是。
我們會發現越是能力不強的人越是脾氣暴躁,這些人連自己都管不好,也沒有能力得到社會的認可,於是就喜歡把氣撒在身邊人身上。
《依戀》書中也提到:「大多數人都以為遭到丈夫虐待的女性遲早會跟對方分手。不過,與控制型男人相處的女人卻恰恰相反。控制型男人一會兒甜言蜜語,一會蠻橫霸道,反而讓女人慾罷不能。」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得到他的愛,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會虐待自己」這種糾結的心情讓女人慾罷不能,無所適從。
從這種心理反應就能理解為什麼很多女性離不開控制型的男人了,因為總覺得對方控制自己才是愛自己、着緊自己的表現。有些男人甚至說:「如果我不愛你,就不會管你了!」
但同時我們都應該知道所謂的愛是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並不是無條件服從對方。
蘇珊老師也告訴我們:「無論女方有多苦惱,控制型男人始終認為她的痛苦純屬咎由自取。他傷害她的時候,她不能喊疼,尤其是當他的行為的確造成了她的痛苦的時候。」
要看清對方究竟是真愛還是只想用「以愛之名」控制自己,要結合他的語言和行為,如果是真心愛你的人根本捨不得讓你受半點委屈,但凡會讓你難受而對方又不接受你意見的,都只是想控制你。
02| 從傳統文化鼓吹男尊女卑淺析女性習慣受控於男人
蘇珊老師在《依戀》書中為我們揭示了男人壓迫女人的文化淵源:「許多男人依然堅信,男性的魄力取決於他們主宰和控制女性的能力。我們的文化傳統將女人描繪成男人敵視的目標,更加鞏固了這一觀點。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劇中,女人是擋箭牌、陪襯品和交換的籌碼,女性頻頻遭到強姦、毆打和槍殺。色情作品意味着女人天性撩人心魄,男人對其施暴或強暴都不為過。」
記得之前認識一個很想結婚的女孩,家境和自己的條件都還可以。前兩年她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但是她跟男生的交往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結婚。
後來見了一個比她大9歲的男人,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咋的,唯一吸引她的地方就是在他們見面的第三次,那個男人就把自己的戶口本和存摺給她看,說如果她願意的話,隨時可以結婚,這些東西都交給她了。
我那朋友覺得這男人很有安全感,並且是真心愿意跟她結婚的,就馬上答應了。
婚後那個男人對她簡直就是全權控制的架勢,不但要求她天天在家做飯,還把她娘家給她的錢和她的工資統一收繳要求按他的意願來支配,甚至連見朋友的自由都限制她了。
後來有了孩子,老公對她的控制一點沒有減少,她已經變得麻木了。加上有了孩子,她感覺自己的人生也就完成任務了,其他東西也不掙扎了。
我這朋友的例子真有點像被舊制度舊思想束縛的那些女子的思想,但偏偏現實就是有這樣的人,而且還不在少數。
之所以會這樣,跟她們對愛情對婚姻認知有極大的關係。像我這位朋友,她未必是不知道自己被老公精神控制的,甘願這樣,源於她們對婚姻的渴望,而且一直得不到,所以一旦見到對自己比較認真的男人,加上受到傳統文化的導向,她就全身心200%投入了。
電影《白日夢想家》有這樣一句話:「開拓視野,衝破險阻,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甘心被別人控制、痛苦卻不會自撥的女性,很大程度上是跟自己的眼界有很大關係。
如果你從來不曾感受過愛情的美好,對愛情對婚姻甚至對男性的了解都只源於文化傳播和聽別人說。那樣的女子看到山就只是山,看到一個男人給你託付一點跟他有關的東西,以為那就是終身了。但其實適不適合,還是需要自己去感受。
03| 要想擺脫控制,先從自身找原因
蘇珊老師在《依戀》書中強調,「許多離不開控制型男的人女性,在童年時各有各的不幸,她們結婚前早就埋下了抑鬱的根苗。此外,最近的研究證明,某些抑鬱和焦慮是由於體內化學物質失衡導致的。不過,男女相處中存在的悲痛、迷茫、自卑和忍氣吞聲提供了一塊滋生或加重身心疾病的沃土。」
據說張愛玲生前一直不希望自己的遺作《小團圓》被出版,細讀這部像張愛玲自傳般的故事,才明白張愛玲生前應該確實有猶豫過要不要出版的。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開始於上世紀40年代,他們於1941年結婚,在1947年離婚。按時間軸來看,在新中國成立前人們的思想還是偏傳統封閉,加上受到原生家庭影響,張愛玲從小父母離異而且爹不親娘不愛的。這樣長大的孩子,愛上有婦之夫一點都不奇怪。
加上在那個年代,人們一夫一妻制的思想也還沒有那麼根深蒂固,而且無論多強大的女性渴望愛情,渴望擁有不顧一切愛着自己的男人。所以張愛玲當時覺得自己跟胡蘭成的婚戀並無不妥。
張愛玲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創作《小團圓》的,當時她改了好多稿,而且越改越猶豫要不要出版。這也跟後來她定居美國,加之隨着眼界的開闊,相信也意識到自己當年跟胡蘭成的故事有違倫常,所以為免以後被世人非議,才猶豫要不要出版。
從《小團圓》的故事,不難看出,年輕時的張愛玲由於在原生家庭不但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還一再被父母利用,導致她一直把自己看的很卑微,而且在愛情里不敢奢望從對方身上得到太多。
所以當她愛上胡蘭成以後,她根本沒有考慮對方是否有家室,甚至也沒想太多對方對自己是真情還是假意。她只知道自己確實是愛對方,不然也寫不出「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樣的經典名句。
後來張愛玲跟胡蘭成還是離婚收場了,因為胡蘭成還是改不了愛出軌的惡習。
蘇珊老師在《依戀》書中也寫道:「有些控制型男人靠婚外情樹立自信,好讓自己不再害怕沒女人陪。在他們看來,婚外情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其實控制型男人也有依戀的本質,他們也害怕妻子會棄自己而去。為了打消自己的顧慮,尋一份安心,他不惜催毀妻子的自信,將她控制在手心,免得她拋下自己。
很多女性不舍或不敢離開控制型男人,也害怕分手以後自己會比現在過得更差,才一再忍讓。但是我們都知道無止境的忍耐根本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如果遭遇到家暴還會導致女性身心俱損。
所以在戀愛中或者婚內遭遇控制型男人一再粗暴對待,還是儘早離開吧。像作家屠格涅夫說的「一個人應當好好地安排生活,要使每一刻的時光都有意義。」
結語:
羅賓.威廉斯說過:「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跟那個使自己孤獨的人終老。」
蘇珊老師在《依戀》書中結尾總結得很有道理:「作為當代女性,我們的目標是保持那些讓我們獨一無二的品質--我們的直覺、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能力,同時摒棄那些於我們無益的自我犧牲。」
做一個有愛心、甘心付出的女性與關愛自己、保護自己的最大利益並不矛盾。你能送給自己以及與你相處的男人最好的禮物是你的自我價值感,有了它,你才能得到男人的愛和尊重,而非為了孤獨終老一再委屈求全。
就像哲學家培根說的:「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
評論列表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