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裡幹嘛

情感導師 697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你在家裡幹嘛

家裡也是戰場,

別耽誤了大好時光大好春光!

「我在家彈吉他,我多年沒動了。還正在讀一本有關提高能力的書。我要做一名好幹部,作風能力雙提高!」

你在家裡幹嘛

「我在家和老婆男女聲二重唱,重溫舊日時光。還和許多外地『失聯』的朋友通了電話。他們為西寧有序有力有效的抗疫加油。」

「我和我老公這幾天共同『創造』好幾道菜,太好吃了。明天我倆準備報名參加志願者!」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徹底『清算』自己,做一些以前不願幹的事:一、讀書!我明明知道,讀書非常重要,對我工作、生活各個方面都有益,但這幾年以忙為藉口,幾乎很少讀書,我這幾天開讀了,而且同時讀好幾本。二、鍛煉!這幾天我又開始鍛煉身體了,而且每天堅持30多分鐘以上,直到出汗。家裡雖小,但想鍛煉還是有辦法的。立竿見影,我的血壓下來了。三、動筆!越不寫越怕拿筆,越怕動腦子。這兩天我寫了一些工作體會,感覺挺好,我要堅持下去,提高寫作能力思考能力。」

「這幾個月我最上心的一件事就是單位一再要求我們提能力。我要利用這幾天制定一個全面的『自提能力計劃』。」

「你在家裡幹嘛」小策劃比預想的還要好:不但使記者深受啟發和鼓舞,而且她還說明了一個道理,只要你有心、你有緊迫感,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是機遇!利用好了,我們一定會收穫多多,而且在放鬆情況下,效果會更好。好幾個幹部就說,這幾天他們對如何提高能力更有辦法和信心。

總之,在家裡同樣可以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在家裡同樣可以為西寧未來發展做貢獻,在家裡同樣可以為自己的小家庭做貢獻!

2500個餃子即將出鍋

你在家裡幹嘛?

這幾天總在一線採訪,寫了很多溫暖人心的故事。每天一袋面的馬光遠夫婦、為一線工作人員送去800個包子和300張油餅的趙貴良,還有那些愛心出租車司機,無不令人動容,心生敬意。

除了挖掘暖心故事外,作為記者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所居住的小區位於雷鳴寺街新大地大廈,最近幾天的核酸檢測都在前營街小學做。在和社區幹部聊天中得知,城中區各大餐廳關停後,前營街社區有50多名工作人員中午有時吃不上飯。

這棟樓的住戶大多以做生意為主,靜態管理後,很多業主歇業在家,能不能發動他們為社區和一線工作人員送午飯?

有了這個想法後就和蔡明惠、張瀟倩、嚴晶、高潁、劉煥幾位熱心鄰居商量,結果得到大家的支持。說干就干!在業主群里發起倡議不到十分鐘時間,業主紛紛發來了紅包,有500元、有200元、有100元,大家說,一線工作人員太辛苦了,謝謝你們發起這個活動,我們鼎力支持。

昨天上午10時,住在7樓的宋桂蘭阿姨敲開了我家房門,因為她不會發微信紅包,特意將100元錢送了上來。對於這個活動,她十分支持,一再向我們表示感謝。

給一線工作人員做什麼呢?

「熬飯」「餃子」「涼麵」,經過商量,大家普遍認為,餃子代表着團圓,為他們送去一份餃子,祝疫情早日過去,祝他們早日回家與家人團圓。

凌晨5時,西寧的天還沒亮。我們幾人已經起床準備包餃子了,一共要送去80份餃子,算算需要2500個餃子,大家得要麻利點,一定要在飯點讓他們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

買好的辣麵,剁好的蒜,油一熱刺啦一聲滿屋子飄香,大家說說笑笑,這味道是家的味道,一線人員一定會喜歡。

餡是肉和大蔥,還配了小菜黃瓜、皮凍和花生,業主們貼心的舉動讓新大地大廈的業主們紛紛加入了這個暖心行動。

「我家出50個花卷!他們可以當早餐!」「我家再來50個饅頭,都是現蒸的。」

「我家有三輪車,等會我們幾個男人去送飯。」

「等會我買上幾箱水,吃餃子不喝點水太幹了。」

「我把小包的餐巾紙配上,給他們每人一包紙。」

你在家裡幹嘛?

這個疫情,讓鄰居之間的情誼更深了,也讓大家更加明白防疫人員的辛苦和付出。「你們的這個活動太好了,我家孩子還專門為一線人員畫了畫,麻煩你們送飯時帶給他們。」

感謝你們!疫情讓很多人居家不外出,但愛心讓更多的人連在了一起。

這就是西寧好市民!

(記者 張永黎)

很珍惜與孩子一起學習的時光

「誕誕,一會要上課了,快起床!」20日早晨7點,郭英蘭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後喊兒子起床。

這在之前,她連自己吃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給孩子做早飯了。

家住交通巷的郭英蘭是一名工程師,平日工作不僅忙,還經常出差。西寧實行靜態管理以來,反而讓忙碌的她靜了下來,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

她說,現在在家可以好好做飯,和家人在一起,好好陪伴孩子。平日因為忙於工作,幾乎沒有參與過孩子的學習。近一周時間,自己每天都會抽出一段時間來陪伴他7歲的孩子閱讀圖書,現在已經讀完5本了,孩子比較喜歡故事類的書籍。

郭英蘭說,周一開始,上課時我會陪着孩子一起上網課,孩子興致很高,而我也默默陪在他的身邊,維護他學習的環境和狀態。老師講的東西他都能很快的吸收,喜歡課間的眼保操和有趣的小遊戲,他都很開心地做完,課後作業也會按時完成,並且會在學習之後和我匯報一次學習成果。比如老師讓他朗讀背誦的課文,他會立馬動身,自己一個人靜靜的背完之後來我這裡開始朗讀背誦,他有一些咬詞不清楚的地方我會給他修正,他有一些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我也會耐心和他講解……「陪伴孩子多了,他也和我更親近了,什麼事都要和我說一說,甚至分享了許多小秘密。」郭英蘭開心地說道。

除了參與孩子的學習、陪伴孩子,靜態的日子裡郭英蘭也有了時間看書,一本曾經很想看的書,拖了一年都沒看完。「感覺很久沒有看完一本書了,這種感覺很美好,現在很珍惜和孩子一起學習。」郭英蘭說。

(記者 張弘靚)

不做疫情的局外人

「難得有時間好好在家陪陪孩子,每天給她講故事、一起玩耍,很享受這段親子時光。」

自從靜態管理以來,劉征開始了「奶爸」生活。早上起床,給孩子做好吃的早餐後,就開始父女倆快樂的一天。因為他的愛人是一名記者,每天都需要出新聞現場,所以照顧孩子的事就交給了他。

「女兒才兩歲,這幾天我每天都會讀書給孩子聽,雖然不能出門,也會帶着她在家裡做操、玩益智遊戲,看到孩子每天學到一個新詞或者新動作,我都特別開心,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喜悅。」劉征說。

除了照顧孩子,劉征每天還會在家揮拍鍛煉一下身體。看着其他同事都在上網課,他也十分着急,所以借着空閒時間,他整理了不少體育方面的筆記,他說:「正常開學上課後,我一定跟學生們嘗試這些新的學習方法。」

劉征說,家裡孩子沒有人照顧,要不然一定要報名參加志願服務,他說:「如果不能參與到一線志願服務,就做好自己該做的,做核酸時嚴格做好防疫舉措,儘量不給工作人員找麻煩,少出門、不聚集,一定不做抗疫局外人,共同為這場疫情的勝利做力所能及的事。」

(記者 張國靜)

工作第一將辦公室「搬」回家

「記得兩年前疫情剛到來的時候,大家居家時都充滿了彷徨與無聊的感覺,而如今,這種感覺卻變了,當這個城市再次變慢的時候,我們不能讓自己節奏變慢,反而要利用這段時間讓自己快速運轉起來,讓自己變成一塊海綿,從生活中吸取知識,吸取經驗,吸取本領。」

「你在家裡幹嘛?」當有人這樣問我時,居家的每一天都歷歷在目,因為充實的度過會讓人更有印象。

「責任不能忘記,當看着窗外忙碌着志願者們,我時刻記着自己的職責,報紙不停,我們的採訪繼續。」在主城區靜態管理期間,我們與電腦為伴,能電話採訪時電話採訪核實,需要達到現場時,就套上防護服馬上出發,和同事一起驅車橫跨城市去採訪。當記者多年養成的習慣,就是聽到有意思的線索,就會第一時間想把它變成文字。

當所有的人都在抱怨疫期間變胖了很多,有的人選擇努力鍛煉;當所有人都在沉浸在手機不能自拔的時候,有的人拿起了畫筆;當有的人一日三餐還在應付了事時,有的人已經學會了正宗湘菜的做法……對於自己來說,此時此刻不要做所有人,要做自己。學習是無法停止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做一次都不是重複,而是變得更加精通。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懂得了陪伴的意義,當每每看到疫情信息後,家裡的老人都顯得很為擔心,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陪在他們左右,將老人的這種擔心值降到最低。

(記者 王瓊)

雖然在家但始終與大家在一起

你在家裡幹嘛?

自從西寧實行靜態管理以來,晚報小編就在家裡發布疫情相關稿件、短視頻,仔細數了數,一共有780餘篇,10萬+稿件80餘篇,單條最高閱讀量達171萬,全網總閱讀量超過9000萬。這些數字背後,小編看到的是西寧人一顆顆炙熱的心和無數次的感動。

編輯發布《西寧各大商超正常供應,物資儲備充足,市場保供穩定》《集散中心送往城東區300餘噸蔬菜》……時,小編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反應的能力。

編輯發布《她們個個頂呱呱》《熱心市民為醫護、志願者、工作人員免費提供一日三餐》《西寧的志願者們服務在全市587個核酸監測點,隨處可見的身影溫暖人心》《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出租車司機,眼睛浮腫的讓人心疼》《4名抗疫志願者在路邊休息,看着讓人心疼》《青海西寧核酸檢測現場,隊伍井然有序,市民牢守安全「兩米線」!》……時,小編感動的是上上下下一顆顆炙熱的心團結在一起,眾志成城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編輯發布《星夜兼程馳援西寧》《全省的兄弟市州帶着牛羊肉、牛奶、蔬菜、枸杞、藜麥、醫療物資來了!》……時,小編感動的是兄弟州縣與西寧患難與共、守望相助。

作為親歷者、見證者、新聞人,晚報小編在家時也始終與大家在一起,積極宣傳西寧市委市政府貫徹偉大抗疫情神的生動實踐,大力宣傳西寧社會各界積極抗疫的溫暖故事。晚報小編始終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能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記者 孫喜春)

深入「疫」線 用心記錄這座城市的溫暖和感動

今年4月初,當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在西寧反撲,作為一名媒體人逆行而上、深入「疫」線,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着這座城市在抗擊疫情中的溫暖和感動,用行動詮釋着新時代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

白天,拿起相機將自己的鏡頭對準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從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鄉鎮工作者、值班值守人員到醫務工作者,一個個生動的畫面記錄了西寧戰「疫」的動人瞬間。晚上,扛起直播設備,參加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直播結束時已是深夜23點,立馬趕回到家中開始剪輯一天拍攝的視頻素材,轉眼已經是凌晨1點,第二天早上還安排了採訪,但為了能夠將視頻及時發布出去,咬咬牙繼續埋頭苦幹,早已忘了一天的勞累。

為了給西寧抗疫加油鼓勁,精心策劃拍攝了《前行有光,西寧加油》這部作品,發布到視頻號後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和轉發,截至目前閱讀量超258萬,點讚超9萬。這些數據是對我的肯定,也是激勵我前行的動力。沒有一個夜晚不會過去,沒有一個黎明不會到來,前行有光,西寧加油!

在這場特殊戰『疫』中,媒體人猶如戰士,對我而言,這不僅是責任和擔當,也是情懷和堅守。在疫情一線採訪有疲憊、有委屈、也有擔心,但是換來一篇篇及時、鮮活的新聞報道,能堅定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也覺得值了!

(記者 海龍)

享受難得的「宅」時光

get居家新技能,化身理髮tony?斷舍離家居收納能手?「廚神」養成之電飯煲麵包?亦或上網課充電,提升能力,我市實行靜態管理後,居家辦公的我享受這難得的「宅」時光?

感受親情陪伴。「寶寶,該上網課了……」「媽媽,一起做手工……」「很久沒吃媽媽做的飯,真香……」「宅」在家的我感受到了久違的陪伴,平時忙於工作,孩子忙於學習,我們都沒有相處的機會,全市靜態管理後,我感受到了親情陪伴。

感受鄰里互助。「我家孩子腸套疊發燒,社區電話打不通,應該怎麼辦?」4月17日23點40分,小區群內一條信息讓所有業主緊張,特殊時期出不了門,但是孩子病情也不能耽誤,該怎麼辦?所有業主總動員,有的聯繫社區,有的撥打求助電話,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將小孩安全送往醫院;小區群內物業發動小區黨員輪流值守,小區內20餘名黨員立馬報名,年齡最大的70多歲,盡職盡責為大家的健康安全築起一道屏障……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因為「宅」在家,所以我才有空翻翻業主群,才沒有錯過這麼多感動的瞬間,才真切感受到關鍵時刻鄰里互助的那份情誼。

感受成長的自己。每天清晨必做的事情是讀《西寧晚報》電子版,每一篇來自一線的報道深深打動着我,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一場醫療戰也是一場信息戰,很榮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是親歷者也是記錄者,每天在一線採訪,感受所見所聞,回家用筆記錄,還原真實的新聞現場,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傳遞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希望,在歷練中我也感受到了成長中的自己。

(記者 張艷艷)

我在小區當樓長

4月16日,我所居住的青鐵佳苑小區開始了封閉管理。由於原本的樓長還有其他工作,我當上了所在樓棟的臨時樓長。在這棟有99戶人家的樓里,有帶娃的夫妻,有身體不好的老人,大家性格各異,又各有各的需求,看來,這條樓長之路充滿挑戰。

16日接到通知後,連夜登記所有居民信息,通知居民在家中等待城東區政府配送物資。從17日開始,每天組織鄰居們下樓做核酸檢測,把99戶人家每日的需求匯總後反應給社區的工作人員。

有三位熱心的鄰居成為我們樓棟的志願者,印象最深的是最早報名的鄰居胡叔叔,等核酸檢測開始時,胡叔叔立即下樓維持秩序「大家離遠一點,保持兩米線」。熱心又溫暖的鄰居又何止這3位志願者,「樓長!我家裡沒鹽了,可以幫忙買一點嗎?」還沒等我回答,就有熱心的鄰居@他,「我家有!我掛在門把手上,你來取。」

工作中,我曾多次採訪過管控區的社區工作人員,但作為居民和社區溝通的中間人,這是第一次。我看得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幸苦和不易,他們奔走往返在送藥送物資的路上。更清楚的看到鄰里互助的濃厚情誼,一袋鹽、一桶油、一段早起鄰里互相關心的語音……每一點都是西寧人抗疫路上的一束微光,無數這樣的微光聚在一起,折射出西寧人抗疫的決心,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里,沒有人是局外人!感謝每一位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感謝每一位靜態管理下,足不出戶的你。

(記者 李雪)

同心抗疫,讓我們更加熱愛西寧這個家

疫情期間原本居家的青海師範大學教授李姝睿因病住院了,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成了她第二個家,也因此讓她有更開闊的視野去看本輪西寧戰疫。李姝睿說,「在我們師範大學,同心抗疫的師生們井然有序地開展線上教學、組織學術講座、參加全員核酸,共建安全校園,所有人都滿懷必勝的決心,期待山河無恙。」身處醫院的幾天裡,李姝睿感受到了抗疫二線的醫護人員們承擔着巨大工作壓力,他們在後方默默地付出和守護患者健康,並隨時待命奔赴抗疫一線。

病房裡,李姝睿告訴記者,她每天看到還有兩周待產的護士小李麻利地換着藥瓶,囑咐病人下一步治療。孩子八個月大的小王每天晚上都要哭一場,可是第二天大清早頂着水泡眼照樣上班。陳護士體態豐滿,原來是孩子還沒斷奶,她們不能回家,科里一半人去了抗疫一線,只留下5個醫生和4個護士,默默支撐起戰友們留下的空崗,沒有一句怨言,只是悄悄憧憬着回家的日子。這一切都讓她非常感動。

「齊建卓大夫的家離醫院步行不過十幾分鐘,但嚴格遵守防疫紀律的她卻已經在醫院堅守一周了,每天早上七點四十開始工作,她的兒子和丈夫都主動去做了社區的抗疫志願者,連續上班的她手底下活不停,病人眼裡的希望也漸漸泛起。」李姝睿說,這些醫護人員平凡而溫暖,他們和無數無名英雄一起,守護着我們的城市。

誰說英雄只站在光里?每一個平凡的你我他,堅守崗位、半步不退,讓居家的人們安心,讓一線的勇士放心。恰是愜意好時光,我們一起等西寧街頭的歡歌笑語重現。

(記者 晴空)

來源:西寧晚報

編輯:楊司煜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10-18 05:10:33

老師真厲害,耐心而又理智的去幫助受傷的人,文章寫的讓人很感動

頭像
2024-09-06 04:09:43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1-19 09:01:53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2-26 03:12:15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