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恐婚?別把婆婆想的太可怕,用這種兩種方法相處肯定能共贏
婆媳關係是千古以來的一個難題。
在中國,婆媳關係似乎永遠無解,無論是雙方都是素質高的婆媳,亦或性格相似的婆媳,也總是生活中屢屢充滿矛盾。
為什麼婆媳之間的相處總是不如朋友般的和諧呢?社會心理學說,許多的不合,總是出現在婆婆的"占有欲",而中國文化里,親子關係遠遠大於愛人關係,在孝字面前,似乎夫妻之間的重要關係,總是會理所當然地削減一些。
01、界限感
朋友A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也有一個處處把她當小孩兒寵愛的老公。卻和老公剛結婚沒到三個月,屢屢和我吐槽她那"戀子情節"的婆婆。A的婆婆喪夫很多年,是一個單親媽媽,在他們結婚之前都隻身一人呆在農村,因為兒子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每日都要好幾遍視頻,好幾通電話不斷地對兒子"奪命call"。A的老公也許也內疚媽媽獨自在農村很孤獨,便把婆婆接了過來。
婆婆初到家的時候倒也沒看出什麼不對勁兒,因為自是農村人,幹活麻利又勤快,幫A這對新婚小夫妻省了不少家務事兒,直到一天早晨,A睡覺被什麼動靜吵醒,朦朧一見被嚇了個激靈,婆婆竟然坐在自己的床頭上。事情愈演愈烈,只要A下班了回家,婆婆就會以各種方式呼喚兒子進去她房間陪她看電視,有時候兒子出去抽根煙,婆婆在房間聽到開門能立馬衝出去,如果見不着身影,就會問我兒子去哪了。這一系列行為,A都覺得她在跟他搶老公。
02、同理心
朋友B和她的婆婆都是性格自我的人,這似乎是一個很致命的組合,而導火線在B懷孕後正式爆發。
孕期時,婆婆為了節省一些錢要用尿戒子,B負責扯布婆婆負責剪開。而B懷孕六個月時婆婆還沒有開始剪,白天婆婆去找小姑子聊天,晚上去打牌,平日裡也總有自己的事兒,這時B已經開始在心裡埋下對婆婆不悅的種子便和自己的媽媽傾訴。B的媽媽一聽卻急了,說尿戒子容易滋生細菌,要去買日本的紙尿片。B說話也直接,轉告婆婆時帶了一種心高氣傲的樣子,說:那可是我媽媽說的。
產後B對孩子處處小心有加,一次看見婆婆拿着嚼碎的食物餵孩子吃,B不滿地說:這太髒了!也許是用詞沒多加修飾,婆婆也生氣地說,髒什麼髒,我們小時候都這麼吃,別那麼矯情……
聽完兩個朋友的控訴,內心複雜時又似乎能理解什麼。思考良久後我對朋友A說,你的婆婆缺乏陪伴的安全感,而愛孩子是動物都具有的情感,也許她一些舉動確實過失,是因為她平時的生活中心太單乏罷了。A聽罷回去以後給婆婆買了只寵物狗,晚上帶她加入廣場舞隊伍,現在粘人的婆婆找到了樂子,有了自己的新生活。而B與婆婆的問題,像極了馬東的一句話: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
世界上哪有什麼惡婆婆,現代女孩對於未來婆婆的恐懼,無非是把它想象得太無可挽回了。婆婆在婆婆之前,她更是一個人。而對待婆婆,可以把她當做一個領導,保持一個文明相處的距離。
不溫不熱的水,喝着剛剛好。
今日話題:
如果是你遇到了婆媳問題,你會如何解決?
歡迎留言討論。
評論列表
在你們這裡學到很多愛情觀和人生觀。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