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求助:
我和老公結婚2年了,寶寶1歲。
公公3年前去世了,婆婆原本自己一個人在老家,我和老公在外工作租房住,所以一開始沒有什麼矛盾。
但孩子出生後,老公就把婆婆接來一起住,也為了幫忙照顧寶寶。
婆婆挺能做事,也很勤快,這點上我很感激她。但婆婆也是個愛管事的人,一張嘴念叨,什麼都要按照她的要求,或者回她一句便不開心。
婆婆控制欲很強,無時無刻不在刷存在感,搞得全世界好像沒有她就不行。
比如,我從未要求婆婆要給我們做早餐,早餐可以外面買,公司也有食堂,但婆婆一定要自己做早午餐。
婆婆自作主張做了,然後在家族群里指責我懶,不幫忙做家務,不孝順;
好像我每天都閒着似的,每天都在說她做了多少事多少事,照顧寶寶有多麼辛苦,而且干一下活就說腰扭了腿痛了啥的。
我平時拖地、洗碗、洗衣服,給寶寶洗澡等,老公偶爾主動幫忙洗一下碗,婆婆就會憤憤不已,很看不慣,覺得是我讓她兒子乾的。
婆婆非常雙標,我周末休息偶爾睡到8點,她兒子周末睡到10點也不說。
……
而我是典型的湖南妹子,心直口快,有什麼說什麼。當婆婆指責時,我很窩火,一開始都是立刻懟回去。
而每次小矛盾,老公從沒為我說過任何一句話,都是偏袒婆婆,讓我心裡很失望、不平衡。
這樣的日子讓我很壓抑、難受,我越發覺得孤獨、憋屈、煎熬,甚至有點抑鬱了。
我想辭職自己帶孩子,讓婆婆回家,但老公不同意,說不願意把老人家扔家裡。
而且,我和老公收入相當,若我辭職了,家裡吃喝拉撒哪樣不用錢?兒子的奶粉、紙尿褲等,這點收入根本不夠開銷。
我提過離婚,但老公說其實我們倆相處沒什麼問題,只是他媽媽就是這種性格,什麼都要做,做了又抱怨。
老公完全不能理解我,反而覺得我情商低、脾氣暴、不懂忍讓、不夠圓滑,還說婆媳矛盾是需要我自己去化解的。
對於婆婆,我也想尊重孝順她,但我總覺得是她在挑我的刺,我想安心過好日子,但現在跟婆婆在同一個屋檐下,根本和諧不了!
這樣的環境讓我感覺生活好吃力很不開心,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其實我也不想離婚,想一家人好好過日子,我真的無能為力,無計可施。
婚姻心理諮詢解讀:
"剪不斷,理還亂"的婆媳關係,是婚後女人感到極其疲憊、力不從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古往今來的婚姻中,婆媳關係是比夫妻關係更不容易把握的。
在這個家庭中,婆婆對媳婦的態度不好,在日常生活處處加以干涉,妻子很委屈、難受,丈夫卻一味地要求自己忍讓、孝順、大度。
但這樣做婆媳關係卻並無多大改善,婆婆自始至終把自己當成敵人來看待。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連夫妻關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女人對老公的愛也漸漸消退,對婚姻失望。
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解決家庭中的對峙狀態呢?
1、兒媳婦需要調整期望和認知
首先,婆婆不是媽。
我們在自己媽媽面前,既可以表現自己孝順的一面,又可以有發牢騷、偷懶、任性的一面……
因為我們只有在自己最親的人的面前才會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無遺,也因為只有母親才會忍受你所有的脾氣,傾聽你在外面所受的委屈。
既然婆婆不是媽,就不要想婆婆能「視己如女」,也不能像在母親面前那樣隨性。
在婆婆面前,關係是親密「有間」的,我們更需要展示好的一面,像一個賢妻良母。
其次,婆婆和媳婦各自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和年齡差異,婆媳之間可能會在這些分歧上產生對彼此的不滿。
除了這個因素,很多婆婆覺得兒媳婦來了之後,不但搶走自己養大的兒子,搶走兒子對自己的關心、疼愛、在乎。
而且兒媳婦也來搶權,家裡的事又有另一個女人來做主了,婆婆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脅。
因此,婆媳之間最好分開住,不在同一屋檐下,自然避免了很多的矛盾和麻煩。
目前你和丈夫忙於工作,婆婆幫你們照顧孩子,也承擔了很多家務,幫你們減輕了很多負擔。
婆婆不是聖人,自然會有自己的一些缺點。
作為兒媳,在享受婆婆的付出的同時,也要嘗試接納自己與婆婆之間的差異,體諒婆婆帶孩子的艱辛。
現階段需要婆婆的幫忙,就不要在指望婆婆做免費的保姆的同時,還要評價保姆的工作方式和質量。
一般孩子3歲可以上幼兒園,不妨給自己2-3年時間,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帶着感恩的心,好好和婆婆相處,互相諒解、包容,有智慧地處理婆媳矛盾。
如果確實無法接納,也可以自己帶孩子或者花錢雇保姆,和婆婆分開住。
想想若是兩三年內花十幾萬請一個保姆,經濟上能否承擔?這個錢是否花得值得?如果不與婆婆同住,你是否能夠兼顧工作和家庭?
2、學會運用語言的藝術
學會說話的技巧,讚美是一種語言的技術,是情商的體現。讚美可以讓對方獲得滋養,是關係的潤滑劑。
有一位同事曾分享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他兒媳情商很高,很喜歡誇讚、肯定公婆的各種好,和公婆相處非常和諧。同事雖然知道其實這不過就是彩虹屁,還是非常受用。
有一次,兒媳又發朋友圈感謝婆婆,並稱:婆婆是我的偶像,是我目前遇到的相處起來最舒服的人。
同事看到後心裡樂開花,馬上把孫子這2年的紙尿褲和奶粉錢都承包了。
一段好的婆媳關係,也是可以通過語言的藝術來促進的。
婆婆發牢騷和抱怨的背後,是心理需求未得到滿足。
當婆婆這麼主動地承擔家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得到子女、兒媳的認可和感恩。
倘若子女視而不見,她就只能通過指責和抱怨的方式,來讓他人來注意到她的價值了。
婆婆在這個年齡,處於「喪失」階段,工作上退休了,老伴已經離開了,特別是身體機能下降,能明顯感知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如白頭髮越來越多,身體變差了經常感冒,身上的大大小小的毛病(胳膊疼、膝蓋疼)也多了。這些變老的信號,容易引起老人的死亡焦慮。
通常這個階段的老人會嘗試找一些事情做,填補時間和物質上的空白,若是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有價值的,可以更好地緩解死亡焦慮。
若兒媳能夠懂得婆婆的心思和需求,理解她的這些抱怨其實是想獲得肯定,
可以和老公一起,積極讚美她的勤勞,學會欣賞婆婆的優點,感恩她的付出,也接納、包容她的抱怨,對於非原則性的衝突學會妥協。
婆婆的價值感會得到很大的滿足,也會覺得兒子對自己的關愛沒被搶走,還多了一個兒媳來愛她,這能夠極大地促進婆媳關係。
3 、處理好婆媳矛盾,丈夫要做好平衡與調節的工作
很多婆媳矛盾萌芽的時候,丈夫作為中間人,往往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而是選擇了沉默,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就好像沒自己什麼事。
但所謂的婆媳不和,是表面現象,矛盾的焦點其實是丈夫,本質上是丈夫的調節功能失調。
很多男人在面對婆媳問題時,若是覺得誰對就支持誰,誰錯就批評誰,這樣往往關係會越來越糟糕。
因為家不是一個講道理,而是一個講感情的地方。
其實,婆婆是矛盾的,一方面本能地排斥兒媳婦,另一方面其實也希望兒子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若是她感覺兒子娶了媳婦就冷落了媽,就會很排斥媳婦;
若她感覺到,不僅兒子對她的愛不少,還多了媳婦來愛她,她對媳婦就不排斥了。
所以,要徹底解決婆媳關係不和問題,丈夫需要負起很大的責任:
首先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做一個很好的橋樑,而不是為他們評理的法官。
第一,愛妻子,滿足妻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讓妻子做個幸福的女人。
當夫妻關係良好,那麼她愛屋及烏,夫妻才能夠共同孝順母親。
否則,一個情感和心理上不被滿足的妻子,無法保持情緒平靜,她怎麼能和顏悅色地對待公婆呢?
第二,在一段好的婆媳關係中,身為兒子和丈夫的那個男人,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責任。
首先,面對母親和太太的兩邊抱怨,聰明的男人不會「兩頭傳」,而是會兩邊討好,當一個有智慧的「傳話筒」,不僅讓兩個女人對彼此的不滿消弭於無形,甚至讓兩個女人互增好感,促進婆媳之間的和睦。
其次,聰明的男人會在這兩個女人之間做好「黏合劑」,勇於做「惡人」,將做好人的機會留給兩個女人。
比如,可能會得罪母親的話,要由兒子去說;要勇於背鍋,勇於當壞人。
當老公和自己母親吵架或者主動把錯誤攬到自己身上,可能母親會暫時傷心,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了,而且這是她的親兒子,她又怎麼會和自己的兒子計較呢?
將做好人的機會讓給老婆,比如買東西孝敬父母,或者能討父母歡心的事,一都說是妻子的功勞和心思,自己閃一邊。即使是自己做的,也會告訴父母是老婆的心愿或建議。
如此一來,大部分公婆會覺得媳婦明事理,體貼又孝順,「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自然不會太針對兒媳,但對兒子的愛卻不會減少分毫,甚至為兒子娶到這麼好的老婆感到自豪。
所以,時間長了,婆媳關係和諧,身為丈夫和兒子,處在中間也會輕鬆很多。
目前丈夫並未有這樣的意識,作為妻子,你要做的是把重心放在和丈夫的關係上,與丈夫共同成長,爭取丈夫對自己的支持。
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技巧,也需要智慧。
如果覺得困難,可尋求專業的指導,幫助自己和丈夫提高經營婚姻家庭的能力,處理好婆媳矛盾,獲得和諧幸福的婚姻。
評論列表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