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在發生兒童性侵害之後,才想起性教育

情感導師 572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6月17日,新城控股集團原董事長王振華,以猥褻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該案經過將近一年的調查、取證和審理,在量刑判決之際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的事件,正在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今年4月,就先後被媒體曝光了「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四川某中學男教師梁某性侵男學生(超過20名)案。未成年人之間的性侵害也屢有發生,且有低齡化趨勢。2020年5月,上海一名10歲男孩在書店猥褻5歲女童;5月27日,陝西藍田某小學13歲女生在校內遭4名男生侵害,但是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刑事訴訟法》,4名涉事男學生均未滿14周歲,故無法立案。

對此,許多網友呼籲「提高性同意年齡」,建議將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從14歲下調至12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代表建議將兒童防性侵課程早日納入義務教育,提高法定性同意年齡。但是,目前兒童性教育的開展和普及還存在着種種不足和阻礙。

在國內,性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現在依然有大量家長談性色變、諱莫如深,而且許多成年人對於性教育的認識也存在着諸多誤區。譬如認為兒童不需要性教育、性教育就是防性侵教育、只有女孩才需要性教育等等。而實際上,認識和預防性侵害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並非全部。真正的性教育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涉及身體權利、性別平等、人際關係、健康、尊嚴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兒童早期性教育,更是影響着孩子的一生。近兩年頻繁曝出的PUA、情感虐待、家暴等相關議題,其實都跟早期性教育有着很大關係。

請不要在發生兒童性侵害之後,才想起性教育

性教育至關重要,我們不應在發生性侵害時,才想起性教育。

但父母們能夠獲取性教育知識的渠道實在是太少,網絡上關於性教育的信息也魚龍混雜,在這種情況下,為大家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性教育指南尤為迫切,既是教育孩子,也是自我教育。在《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一書中,作者胡佳威將多年來諮詢過程中遇到的41個家庭性教育場景,匯編成了一本輕鬆幽默的性教育小書,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絕大多數性教育困惑提供了具體案例與建議。

胡佳威也是「保護豆豆」兒童性教育平台的創始人,他認為,性教育不單單是知識的科普,更是對孩子價值觀和人格的塑造。在回答孩子一個關於性的問題的同時,我們也在向孩子傳遞價值觀——從對事情的不理解到尊重與包容,從是非黑白的二元對立到豐富多元的價值觀。這是性教育的進步,也是價值觀和人格教育的進步。

作者丨胡佳威

整合丨風小楊

《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41個常見性教育問題解析》胡佳威著,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4月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的猥褻兒童犯罪案件高達10782起,平均每天有7起此類案件被審結。而實際發生的案件數量一定是高於這個審結數字的。在犯罪學領域中,有一個「犯罪黑數」的概念,指實際發生的案件中,只有一小部分會被受害人說出來,在受害人說出來的案件中,又只有一小部分會在公安機關立案。而被性侵害在傳統觀念中是一件羞恥、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絕大部分性侵案件都因為種種原因成了沉默的黑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報告就曾指出,全世界範圍內有10%的女孩在18歲前遭遇過性侵害或性騷擾。

所以,性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它不僅能保護孩子遠離危險和傷害,更關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在塑造孩子的人格。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積極、恰當的性教育能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和自我悅納,更懂得理解、尊重與包容,更容易成長為有責任感和自控力的好人。曾經,我們的父母對性教育選擇迴避和敷衍,現在,我們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給孩子真正的性教育。

書中所探討的問題涉及許多具體方面。比如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從幾歲開始?當孩子探索自己的生殖器時,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對異性的生殖器感到好奇時,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回答孩子「我從哪裡來」的問題?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房間裡自慰,如何處理?孩子撞見了父母做愛,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孩子在幼兒園出現「談戀愛」的情況怎麼辦?如何向孩子解釋流產?孩子遇到露陰癖者怎麼辦?發現孩子偷看色情內容,怎麼辦?與老人的養育觀念有衝突時怎麼辦?在家庭中,性教育主要由誰來進行會更合適?對孩子進行全面的性教育,是否會導致孩子提前發生性行為?如何看待「娘娘腔」和「女漢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同性戀,你會怎麼辦……

通過這些具體的案例和故事,我們更能深刻地體會到:全面的性教育不只是向孩子傳遞性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孩子塑造積極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權衡利弊,懂得如何選擇,懂得擔負責任。而事實上,家長自己正確看待性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性教育。

當孩子主動提起與性相關的問題,家長應該科學地、坦然地為他們解疑答惑。

1

我們為什麼會對性的話題羞於啟齒?

曾有一位家長向我諮詢。她給我發了一段令我很費解的語音。

胡老師,最近啊,我發現我們家孩子有點那個。有一天,我發現他正在那個!我就問他:「寶寶,你是不是在那個啊?不可以那個喲。」胡老師,你說發現孩子那個到底該怎麼辦啊?

聽完這段語音我非常困惑:「那個」到底是哪個?我也很緊張,就問她:「到底『那個』是哪個啊?」她向我解釋,我才知道原來她兒子2歲多,最近對自己的生殖器特別好奇,會經常用手去摸。「那個」就是指孩子摸自己的生殖器。

做性教育的這些年裡,我經常會遇到這類家長。他們會用「那個」或者「下面」來指代孩子的生殖器官,以及與性有關的行為。有些家長得知我是做性教育的,會很驚訝地對我說:「你竟然是做那個的啊!你怎麼會做那個事情啊?」

家長可以與孩子共浴,並教會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

這些現象很明顯地反映出一些人對於性的態度:他們認為性是一個非常羞恥的話題,對此羞於啟齒,茶餘飯後或酒桌上講一個葷段子可以,要正兒八經地討論性,那不行!連兩個成年人談話時都不好意思開口談論性,更何況是對一個孩子進行性教育呢?

從小到大,似乎也沒有人教育我們說:「性是羞恥的,你們不能去談論這個話題。」可是,為什麼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談性色變呢?

我們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性教育,但是從來不缺乏「錯誤的性教育」。家長、老師、社會對性的避而不談,就是在潛移默化地教育我們:性是不能被談論的,是令人羞於啟齒的。這就是以往我們每個人都接受過的關於性的教育。

性真的有那麼令人難以啟齒嗎?我們曾經建過幾個家長微信群。在這些群里,我們會給他們布置作業,其中一項就是請家長們通過大量的練習把性說出口。比如,請大家在群里讀出與性相關的詞彙,這些詞包括陰莖、陰道、陰唇、做愛、睾丸等。之後我們詢問了家長的感受,許多家長都反饋:讀之前會覺得不好意思,甚至覺得自己肯定說不出口。但是真正說出口以後,反而覺得沒什麼了,這些詞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難以啟齒。下意識地認為這個話題自己說不出口,至於為什麼說不出口,我們可能從沒想過。

《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韓)鄭智泳等著繪,黃仙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想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你可以先嘗試勇敢地把「陰莖、陰道、陰唇、陰蒂、睾丸」說一遍,看着鏡子裡的自己說出這些詞,說的時候一定不要笑。當然,還可以和愛人一起來一次演練,直到你們說這些詞的時候不再笑。相信到最後你會發現,把與性有關的這些詞說出口也沒有那麼難。當孩子問出一個與性相關的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許家長們都期待有一本叫作《孩子性問題的十萬個標準答案》的書,只要孩子問到有關性的問題,就可以翻開這本書,照着標準答案讀給孩子聽。但是我相信,就算把這本書放在這樣的家長面前,他們翻到那個標準答案,依舊會不好意思對着孩子讀出來。

美國醫學博士大衛·魯本的話很讓人警醒:「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從陰莖到陰道的七寸之旅,我們也都曾經在母親的子宮中生活過二百八十天,所以我們沒有什麼理由為我們曾經旅行和生活過的地方而感到困擾。」

如果今天我們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地和孩子談性,那麼孩子也會覺得性是一個非常羞恥的話題。當他對性感到好奇和困惑的時候,他很可能就不會選擇向自己的家長求助,我們也就失去了給孩子提供正確、健康信息的機會。只有我們能夠坦然地就與性有關的話題和孩子進行溝通,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

在向孩子介紹生殖器名稱時,應儘量使用陰部、睾丸、陰莖等科學詞彙,而非「小雞雞」、「小妹妹」等俗語。

2

性教育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嗎?

2017 年,「保護豆豆」和共青團無錫市委員會合作,在無錫兩所打工子弟幼兒園,開展為期一個學年的性教育課程。當時聽我們講課的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其中有一節課講到了生命的起源。我們問孩子是否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有一個孩子說他媽媽曾告訴他,他是媽媽充話費送的。

在這節課上,我們告訴孩子,他們是由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變成受精卵,在媽媽的肚子裡一點點慢慢長大的。上完課以後,孩子們都很開心,那個孩子一回家就把我們講的東西告訴了他媽媽。但是這個媽媽聽完以後非常緊張,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幼兒園找園長說:「為什麼會有人給我們家的孩子講這個?」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她的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給孩子講過許多關於兒童性教育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沖》《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她的孩子知道的性知識在同齡人中算多的。他知道精子、卵子的存在,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對爸爸通過陰莖把精子送到媽媽身體裡的過程也很清楚。但這個家長很擔心地問我:「我的孩子知道得太多了,這會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小威向前沖:一個小精子的神器大冒險》(美)艾倫著,李小強譯,貴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書館, 2008年10月。此書用繪本形式,輕鬆有趣地講述人類生命孕育的過程。

這兩個家長的問題的共性是大多數家長在考慮孩子的性教育問題時,都會存在的顧慮。真的有必要和孩子說這些嗎?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會不會性早熟?孩子會不會因為你說了以後反而好奇,做出什麼不該做的嘗試?

每次面對這樣的疑問,我都會先反問這些爸爸媽媽:那孩子學到了化學知識,比如各種化學方程式、元素周期表,你會不會擔心孩子知道得太多了造一個炸藥把學校給炸了?

我們在生活中時不時會聽說哪裡出了一個神童,數學特別厲害,或者哪方面的知識遠多於同齡人,覺得這個孩子以後肯定很有出息,但是從來沒有人擔心他會不會知道得太多了。可由於種種原因,一旦孩子知道了和性相關的知識,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性早熟,會不會受到同齡人的嘲笑,會不會好奇去嘗試性行為。

當小女孩問起廁所里的衛生巾,可以坦然地告訴她這是衛生巾,女孩長大來月經的時候就需要它。

這些都很直觀地反映出人們對於性的態度是相對消極的。他們會覺得孩子過早接觸性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但是性知識和其他教育領域的知識一樣,只是一門客觀存在的知識。接觸性知識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關鍵還是在於我們有沒有把孩子往積極的方向上引導。假如我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他怎麼用化學知識製作毒藥去害人,這樣的孩子危害社會的可能性自然會更高;但我們教孩子的是怎麼用化學知識改善生活,孩子會從這樣的教育中受益,自然也會成為社會棟樑。

性教育也是一樣。假如我們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告訴他性是骯髒的,那麼孩子知道再多的性知識都沒用。而如果告訴孩子,性是正常的、美好的,正是因為有了性,才有了我們每個人;通過講解性知識,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理解性別平等,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要注意隱私,這對孩子就是有幫助的。

所以,不必擔心尺度問題,不必擔心孩子知道得太多,也不必擔心性教育會導致孩子性早熟,而是應該想想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如何把孩子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

《不要隨便摸我》 (美)珊蒂·克雷文著,(美)茱蒂·柏斯瑪繪圖,劉敏譯,青島出版社,2010年12月

為什麼當我們面對關於性的問題時,會特別關注尺度呢?可能在普遍的觀念中,性是洪水猛獸。如果不把握好性教育的尺度,性將會像猛獸一樣吃掉我們的孩子。其實,性並非是一件羞恥、噁心、消極、色情的事情。性可能伴有意外懷孕、性病、性騷擾等消極內容,但更多的是孕育生命、認知自我、健康、愉悅、尊重等積極內容。我們需要以一種更為中正的態度去看待性教育,至少不把它視為洪水猛獸。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關注尺度就是在關注如何教得更好。這兩者完全不同。糾結於尺度的家長更多的是糾結這個知識自己講還是不講,這個問題要不要回答。而關注如何教得更好的家長,會更多地考慮自己怎麼講孩子更容易理解,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一個是做還是不做,一個是怎麼做能做得更好。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性教育並不是完全不要尺度,更不是無論好的壞的都教,而是需要我們在考慮尺度的時候跳出思維局限,想一想如何能夠更好地引導孩子,讓他更健康地成長。

3

性教育應該何時開始?

有家長曾問我性教育的最佳年齡段,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回答:0-3 歲是性教育的黃金期。很多人不能理解——孩子3歲不到,話說不利索,理解能力也有限,家長怎麼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這是因為,性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也不是家長對孩子說的一堆道理。家長養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某種程度上就是對孩子的性教育。

試想,當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家長得知是個男孩,會給他起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如歐陽鐵柱——希望這個男孩能像鐵柱一樣剛強。選玩具的時候,也會給他買諸如變形金剛、刀槍棍棒這些屬於男孩子的玩具,希望他勇敢、有男子漢氣概。

如果性愛過程被孩子撞見,可以向孩子解釋,這是爸爸、媽媽相愛的表現 。

爸爸和兒子之間的互動遊戲也往往是比力氣,如掰手腕。如果是女孩,家長可能會給她起一個女性化的名字,如慕容秀娟——希望這個女孩能溫柔、美麗。選玩具的時候,會買洋娃娃或者毛絨玩具,希望她溫柔、會照顧人。媽媽會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扎個小辮子,穿一條美麗的裙子,讓女兒像一個小公主。

在固有的性別刻板印象中,男孩的衣服偏向於黑色、藍色、綠色,女孩的衣服則偏向於粉色、紅色、紫色。這些不就是對孩子的性別教育嗎?我們可能正在通過諸如此類的舉動,培養着孩子的性彆氣質。儘管我們沒有親口對孩子說男孩應該怎麼樣,女孩應該怎麼樣,但是當我們給男孩一把玩具槍,給女孩買一條粉色的裙子時,都是在按刻板的性別印象培養孩子。這樣單一性彆氣質的培養是否足夠科學?對孩子的發展是否足夠有益?

一位媽媽曾和我分享說,她的兒子 2 歲多,有時候遇到困難了會找自己哭。這時候奶奶總會對孩子說:「你是男孩,又不是女孩,男子漢是不能哭的。」奶奶的這種說法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典型代表。孩子不哭,事情難道就解決了嗎?阻止男孩哭,男孩就會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嗎?事實是,男孩有軟弱的一面,也有情感宣洩的需求,無論男女都會有負面情緒。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去制止孩子哭,不論男孩還是女孩。

我們應該試着理解孩子的感受,教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情緒表達出來,學會接納,並且戰勝負面情緒。

《不要隨便親我》(德)佩特拉·敏特爾、薩比娜·威默斯著,劉敏譯,青島出版社,2010年12月

在孩子的性別教育方面,我們有兩個重要目標:第一,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生理性別,了解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第二,打破孩子從社會中學到的性別刻板印象。

我們並不是要去顛覆或者扭轉孩子的性彆氣質,不是要把男孩培養得很「娘」,把女孩培養成「女漢子」,而是要父母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先仔細聽聽孩子在想什麼、喜歡什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家長在養育過程中應該接納孩子的獨一無二。

照料孩子的過程中滲透着我們對孩子的性教育。在很多家庭中,3歲以下的孩子幾乎天天穿開襠褲,無論男孩女孩,生殖器是完全暴露在外面的。孩子想上廁所了,隨便找一個地方就蹲下了。有的家長在給孩子拍照時也不避諱,即使是拍到孩子生殖器的照片也直接發朋友圈,誰都可以來「欣賞」。

而在有些家庭中,家長會給孩子穿紙尿褲,在公共場所需要換紙尿褲時會去衛生間,實在沒有條件,也會找個沒人的角落。家長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也會關上門。

家長對孩子隱私的保護和尊重也是一種性教育。你或許沒有告訴孩子哪些是隱私部位,但保護孩子隱私的舉動透露出來的就是態度。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隱私需要被保護。

對3歲以下的孩子,我們沒辦法教他如何預防性侵害,就算孩子掌握了各種正確的知識,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也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父母只能儘可能地把安全問題考慮得周全一些,而不能指望孩子自己去機智地與壞人做各種周旋。看到關於性侵害的新聞,我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對孩子的保護方面是否有欠缺,比如是否提醒過孩子他不能與一個不信任的異性單獨相處。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性教育就已經開始了,0-3歲是孩子接受性教育的黃金期。這裡的性教育並不是指我們對孩子說了什麼,而是我們對孩子做了什麼,我們在用什麼樣的方式養育孩子。

4

通過哪些表現,可以發現

孩子遭遇了性侵害?

研究了很多兒童遭遇性侵害的案件,我們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很多孩子遭遇性侵害以後,隔了很長時間家人才發現孩子的異常,在這段時間裡,孩子又持續性地遭受到多次傷害。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很不對勁,意識到出了問題時,已錯過了很多補救的關鍵時間點。

有一位女性朋友曾和我分享了她小時候的經歷。她曾在小學被校長猥褻。第一次的時候,校長還只是對她有一些身體上的觸摸。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她這些,她也不知道這種行為意味着什麼。她覺得校長的行為不對,但是具體哪裡不對,她也說不清楚。有一次她鼓起勇氣和外婆說:「校長的小雞雞好大。」沒想到外婆聽到這句話,根本沒等她說完就直接責怪她:「女孩家不能說這麼不要臉的話。」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敢和家人說這件事,導致她之後持續性地遭受到校長的猥褻,甚至強姦。

韓國電影《熔爐》中,對學生實施性侵犯的校長。

諸多此類案件都在給家長們敲響警鐘。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出的、與性有關的話或者表現出的行為提高敏感性。當孩子說出與性相關的話,或者做出相關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多留意、多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急着告訴孩子不可以。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遭遇了性侵害?

身體上,遭遇性侵害的孩子一般生殖器會出現出血或感染現象,孩子兩腿內側甚至可能有紅腫和瘀傷。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情況,就要問他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有別人碰到,或者誰故意傷害了他。如果生殖器受傷或者瘀血等比較嚴重,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行為上,孩子可能會出現睡覺不踏實,經常做噩夢的情況,容易發脾氣,會攻擊他人,或者突然變得不愛說話,對他人感到恐懼等。遭受到性侵的孩子,尤其可能變得對某些人、某些地方特別牴觸,拒絕與某人接觸或者去某人家裡。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留意。有一個案例是,女孩在親戚家裡被親戚性侵害。孩子的表現就是特別牴觸去這個親戚家。即使過年的時候,她也不願意和父母一起去這個親戚家。但是,不知情的父母卻指責孩子不懂事、沒禮貌。

另外,當家長給孩子換內衣、內褲時,正常的孩子會表現得有些害羞,與家長嬉鬧。但遭遇過性侵害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表情或表現異常,發現孩子對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的恐懼。

語言上,如果孩子突然知道了很多與生殖器有關的名詞(往往是方言或俗語性質的名稱),那家長也要留意。孩子在小的時候比較容易學講髒話,家長聽到的話先不要凶孩子,最好心平氣和地問問他是從哪裡知道這些詞的。如果是從同齡人那裡知道的,一般沒有多大問題;如果是從成年人口中知道的,就需要問清楚這個人為什麼會告訴孩子這些話,什麼時候告訴的,有沒有對孩子做奇怪的事情,有沒有碰孩子,等等。

這裡要說明的是,孩子有模仿性行為的動作,一般是因為偷看到家長發生性行為,或者有人給孩子看成人影片(給孩子看成人影片,也屬於性侵害)。對此,家長也要用平靜的語氣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最後,我們講這些並不是說我們要對孩子的各種行為都疑神疑鬼,而是說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有一個基本的敏感度,像關心孩子的吃穿問題一樣,留意孩子的生理狀態。

5

發現孩子遭遇性侵害,

家長如何處理?

我們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媽媽有兩個兒子,一個4歲,一個7歲,他們倆在同一個跆拳道館裡學跆拳道。一天回家,一個孩子和外婆說:「教練摸了我的小雞雞。」另一個孩子也說:「教練也摸了我的小雞雞。」外婆聽了以後很生氣,就想去找那個教練算賬。於是,這位媽媽來向我們諮詢。我們請她描述兩個孩子的狀態。她告訴我們,大兒子剛開始沒什麼,發現外婆很生氣後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情了,就哭了。小兒子可能因為年齡還小,沒覺得有什麼。

韓國電影《熔爐》,一部根據真實的校園暴力和性侵醜聞改編的影片。

我們是這樣給這位媽媽建議的。首先,外婆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但是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否則會讓孩子加深對這件事情的消極印象。本來孩子沒覺得有什麼,外婆的情緒爆發反而會讓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其次,媽媽一定要用儘可能平和的語氣告訴兩個孩子,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你們做得很對,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告訴家人。你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小雞雞也叫陰莖,是小男孩的隱私部位,和其他身體器官一樣重要,你們要保護好它。如果有人想摸你們的陰莖,你們就告訴他不可以,如果他還要摸,可以大聲地說:「我不喜歡你這麼碰我!你再這麼做,我會回家告訴爸爸媽媽。」

與遭到性侵害的孩子溝通的技巧,是把重點放在表揚和鼓勵孩子把事情及時告訴家人,以及遇到這樣的事情時孩子可以如何拒絕上。而不是向孩子傳遞這件事情很嚴重的信息,甚至批評孩子。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溝通結束以後,父母可以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去找跆拳道館教練,不管對方是有意的還是開玩笑,都要明確表達父母的態度,並且考慮讓孩子遠離這個可能存在危險的人。這個案例中孩子沒有受到特別嚴重的傷害,但如果家長真的發現孩子遭遇了性侵害,並且性侵害對孩子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請一定要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介入!

如果孩子告訴你自己被性侵害了,家長務必採取妥當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在遭受性侵害以後,父母對事件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決定了孩子的修復程度,很多二次傷害都是從父母這裡來的。以下是我們對父母知道孩子遭遇性侵害後,建議採取的行動步驟。

第一步,如果孩子仍舊處於受驚嚇狀態,父母應先幫孩子消除恐懼心理。抱抱孩子,如果孩子想哭,就讓孩子哭一會兒,然後不斷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爸爸媽媽很愛你;謝謝你相信爸爸媽媽,把這件事告訴我們。父母一定要自己先過了這一關,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遇到這樣的事情,父母有情緒很正常,但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我們不能再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第二步,第一時間報警,請偵查人員幫助家長和孩子尋找有力證據。皮膚創傷、處女膜的破裂,都只能證明孩子受到了侵害,不能證明誰是犯罪嫌疑人。事情發生的一些證據,如事發時孩子穿的衣褲,尤其是內褲,對方在孩子身上留下的 DNA線索(如殘留精液)等,這些是能證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這對之後的起訴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事發有一段時間了,一些證據已經找不到了,那麼家長在與犯罪嫌疑人溝通的時候要錄音。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錄音或者短信中,承認了自己的行為,這些記錄也可以成為有利的證據。

很多家長會擔心報警後孩子的事情會被大家知道,影響孩子以後的成長。現在警方已經越來越重視受害者的隱私保護問題了,其實他們會很好地保護孩子的隱私。所有未成年人的案件,也都是不公開審理的。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德)佩特拉·敏特爾、薩比娜·威默斯著,劉敏譯,青島出版社,2010年12月

第三步,等孩子情緒緩和後,父母應平靜地詢問事情的經過,在詢問過程中要不斷鼓勵孩子。這最好在心理諮詢師或者警方偵查人員的陪同下進行,在詳細了解事情經過的同時,也要避免多次反覆提問。反覆描述和回憶會強化這段不好的記憶,會讓孩子在很長時間裡難以忘記不好的事情。

第四步,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遠離性侵害者。不要讓孩子接收到「罪犯已經被抓」以外的任何關於罪犯的消息。家長和罪犯對峙,也要控制好情緒,不要越過法律的邊界。

第五步,不要責備孩子。不要對孩子說「我不是告訴過你……」這樣的後話,更不要帶着孩子上門討說法。不要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是他的錯,家長應該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你沒有做錯任何事,爸爸媽媽還有其他所有人,都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不愛你。

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相關公益機構的諮詢電話,遇到類似狀況可以向他們求助。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心理諮詢和法律援助熱線:12355。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010-63835845。

【延伸閱讀】

以性教育為題材,適合家長跟孩子一起讀的兒童繪本書單:

《我為什麼討厭吃奶》[日]礒深雪

《我為什麼討厭穿褲衩》[日]礒深雪

《我為什麼討厭那個女孩》[日]礒深雪

《小威向前沖》[美]尼古拉斯·艾倫

《寶寶的誕生》[德]塔吉雅娜·馬蒂

《我寶貴的身體》[韓]鄭智泳、鄭惠泳

《我的弟弟出生了》[韓]鄭智泳、鄭惠泳

《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韓]鄭智泳、鄭惠泳

《紙袋公主》[加]羅伯特·蒙施、邁克爾·馬欽科

《朱家故事》[英]安東尼·布朗

《不要隨便摸我》[美]珊蒂·克雷文、茱蒂·柏斯瑪

《不要隨便親我》[德]佩特拉·敏特爾、薩比娜·威默斯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德]佩特拉·敏特爾、薩比娜·威默斯

《小雞雞的故事》[日]山本直英、佐藤真紀子

《乳房的故事》[日]土屋麻由美、相野谷由起

《小乳房》[日]有田奈央

《呀!屁股》[丹麥]邁普里斯·安徒生、葉世邦·杜拉航

《我們的身體》[法]艾德蘭·巴爾博里尼

《男孩身體的秘密繪本》[日]北澤杏子、今井弓子

《女孩身體的秘密繪本》[日]北澤杏子、今井弓子

本文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摘自《重要的「性」,影響孩子一生》一書,較原文內容有所調整,文中插畫皆來自此書。作者:胡佳威;整合:風小楊;編輯:徐偉;導語校對:李世輝。題圖系影片《熔爐》劇照。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延伸閱讀

男孩和女孩,需要接受相同的「性教育」

兒童性教育的分寸該如何拿捏?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23 09:03:26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頭像
2024-02-27 13:02:56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1-03 09:01:03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