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處於婚姻破裂卻又毫無辦法中還是處於被分手後只能眼睜睜看對方離你遠去卻又無能為力的感情中,今天這篇文章都非常的適合大家,這篇文章也許有難度但是一定具有思想高度,以點破面決定了文章的犀利。
場景1:彼此非常的恩愛,忽然之間被對方提出分手,而且對方變得異常的冷漠和絕情。
場景2:剛分手的時候鬧得挺厲害的,沒過多久又複合了,複合一段時間再次分手,這樣循環了一段時間,感覺非常的累,直到最後再也無法複合。
分手後,挽回前任是有難度的,複合是一件技術活兒更是一件容錯率非常低的事也就是說挽回前任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抉擇,也說明挽回的每一步都是要有正確的方略和步步為營的明確手段。
明明你們已經分手了,你還想着用你自認為非常好的方式去挽(騷)回(擾)對方,你覺得和對方分手了是錯過是一場遺憾,可是對方卻感覺和你分開是一種解脫,所以挽回表面是一場對立面可本質是一場同化的過程,立場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我還愛對方,不想讓自己錯過」
「我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
「我捨不得對方」
相信大家遭遇分手後想挽回前任的都有這樣的想法,身為過來人我能明白那種不甘以及不舍的那種五味雜陳的情緒,然而大多數人挽回行為都是南轅北轍,也就是說你每多走一步相反你就離對方越來越遠。
「你別再找我了」
「咱們還是互刪吧」
「你放過我好不好」
「和你在一起真的太痛苦了」
分手想挽回的朋友在挽回的時候對方肯定說過這樣的話吧,其實說這話的時候對方就是進入到了受害者模式,這時候對方他會給自己心理暗示之所以這麼痛苦過的不好都是因為你造成的。
也有很多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是對方提出的分手,而且非常的絕情沒有給我一絲機會,對方會在某一天後悔重新回來找我嗎?
這句話背後其實就已經進入了受害者思維,一直逃避自身問題,把所有問題都歸到了對方的身上,更主要是認為自己是一名受害者認為自己在愛情中付出了很多,這也造成了逃避事實以及沉浸在自我感動中。
受害者模式也叫弱者模式,這種模式的最核心特點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面前,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一個受害者和弱者。
在心理諮詢中,當一個人深陷於「受害者模式」的思維里時,他就很難有療愈的可能,因為當一個人處於受害者模式里,他就自動把自己放在了一個無力、無助、被動、只能承受的角色里,而看不到自己有力、強大的一面。一個沒有動力的人,是很難走出困境的。
當你持續的總是覺得外界總是在傷害你,或者迫害你、對不起你,務必請警惕起來,看看你是否已經不自覺地走入了「受害者模式」,因為,如果你內心有受害者模式的話,外部的世界一定會被你投射為「施害者」,在這種模式里,當事人會把自己置於弱小、悽慘、無助的境地,而與之相關的人卻可能被描述的非常壞,非常不道義。
很多人挽回為什麼是越挽回彼此情況越糟糕,因為你們進入了對立面,你的行為讓對方進入了受害者模式而對方自然把你看成施害者模式,這樣最終的結果在受害者-施害者模式中彼此都非常的痛苦。
我可以說句最實在的話我也不怕被同行噴也不怕大家都知道卻又不說得遮羞布,大多數分手之後只有少數人能複合!
不管你們相不相信還是你們聽到了其餘情感機構或者某些大v說所有感情其實都是可以挽回的這樣的話都不要信,他們本身出發點是不同的,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成交你這個客戶,只要成交你一單對方口袋就會鼓一點,說到底,你的死活對方不會管,對方只看你願不願意挽回,願不願意付費,就是這麼簡單。
不是說挽回的難度高低而是幾乎所有人在分手後根本沒有什麼「主心骨」,都是靠本能走,他們沒有一個健康的情感電路,方向選對了那是事半功倍,方向選不對那估計是只能回憶回憶曾經了。
我見到過太多人和我哭訴,我挽回對方七八次了可是對方就是無動於衷甚至對我惡語相向,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這樣的話聽起來仿佛當事人對待愛情是多麼的專一,其實這樣的人就是拎不清,他們把挽回次數當作以複合為目的談判的次數,也可以理解成他們為了挽回對方用一些死纏爛打的行為和對方進行「談判」。
其實挽回不是談判不是兩方之間的對峙,一段戀愛的開始從來不是對峙獲得良好的情感關係,我認為挽回更像是200斤減肥到100斤的過程。
大多數人減肥都是「嘴把式」減肥法,從來沒有過切身實際的行動,可能嘴裡說着減肥卻做一口右一口沒有節制的暴飲暴食,不但沒有瘦相反還胖了幾斤,還有一部分人堅持了一段時間發現身材還是原來那個樣子沒有一絲變化,然後繼續暴飲暴食,更是有一部分人堅信科技改變身體,想着用什麼減肥咖啡、什麼清腸茶等等亂七八糟的三無食品,結果可能沒什麼用還把自己的身體糟蹋壞了。
挽回同樣也是一個道理,有的人嘴裡說着我愛你、我放不下你的口號可什麼也不做空喊口號,還有的人的確是在認真地挽回對方可挽回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什麼起色,感覺看不到希望還感覺特別的累開始放棄,更有人在某些短視頻上搜索如何快速挽回前任、給前任發這樣一句話讓對方立刻回心轉意等等技巧,挽回和減肥需要的是堅持和正確的「減脂」。
不要依賴可以走捷徑的東西,也不要依賴某些軟件上博眼球的視頻,沒有什麼所謂的挽回絕招,人與人是不同的也是有着差別的,不是說任何技巧適用於自己,也沒有分手了想着一兩天都能挽回對方的,凡是真心想分手的絕不是你說兩三句好聽的話就能挽回前任的它是需要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時間精心引導的過程,這需要你自身的執行力和耐心。
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其實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不該聰明的地方頭腦非常的靈活,該聰明的時候卻糊糊塗塗做一些讓人既生氣卻又哭笑不得的事,作為從業五六年的老情感諮詢師我深刻體會到了和這種人打交道的痛苦,可憐卻又「可恨」。
在分手之後,你們處於情緒起伏較大和僥倖心理的最大值,因為害怕失去對方導致我們自身產生了焦慮的心理,這種情緒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理智,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們的感情還是非常的濃厚的感情非常的深,只要自己努力「挽回」對方就一定回心轉意的然後不斷的努力找對方。
不知道你們失戀之後是不是這樣的情況?
明知乞求對方是件錯誤的事情明知越乞求越無法挽回卻還要去做,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屬於「自私」的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更是「拎不清」,不知道什麼是大局為重。
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發一些頹廢的朋友圈博同情
一哭二鬧三上吊不斷糾纏的
對控制不住自己的「弱者」來說:結果根本不重要,發泄自己的情緒才最重要,把情緒放在目的前面的人註定是一個弱者,希望挽回的人牢牢記住這一點,你才知道你會怎麼做。
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曾經說過一句話: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黑格爾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絕對精神(der absolute Geist)。它自在地具備着一切,然後外化出自然界、人類社會、精神科學,最後在更高的層次上回歸自身。因此,凡是在這個發展軌跡上的就是合乎理性(vernünftig)的,也就是必然會出現的、是現實(wirklich)的。反過來講也同樣成立。這才是「存在即合理」的本來意思,但是要注意,這個詞語的本義是 「合乎道理或事理」,也就是 有原因的 或可被歸因的,而不是 「正確的(right)」。
大家是不是感覺挺扯的,我都失戀了難受的要死,你給我講哲學你丫你有病呀是不是,誰有心情聽你講哲學,其實不然,這句話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深深的影響到了我,希望大家可以接着往下看。
我們自身發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這是上面的解析,也就是說發生一切事物的根源都來源於我們自身這個層次,我們自身更相當於「造物者」,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終究到底是來源於我們自身。
我們自身的一舉一動影響着外界,我們的行為也在影響着周圍的人,同理,我們的行為影響着周圍的人我們的行為可能讓他人開心也能讓他人生氣。
所以,分手這個行為回歸本質是來源於我們的自身,而且萬物存在是合理的同樣我們自身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也會做出合理化的過程,這樣說的目的是調整內在世界你的自身行為才會做出改變繼而影響周圍的人。
一段感情徹底走向失敗的四個路徑圖:
(1)分手路程圖:戀愛→熱戀→趨於平淡→產生摩擦提出分手
(2)一般人挽迴路程圖:被分手 →發泄自己的情緒 →發小作文、死纏爛打、乞求、表忠心→對方反感→被拉黑,對方不再回復一點消息
(3)對方合理化的過程:對方提出分手→對方內心是處於矛盾糾結→考慮自己提出分手是否正確→你的挽回行為讓對方感覺和你分手一件正確的事情→對你變得冷漠絕情
(4)惡性循環走向失敗:對方合理化導致對你絕情→你因為對方的絕情患得患失→加大馬力繼續找對方→對方忍無可忍拉黑刪除
很多人挽回着挽回着發現現在這情況不再和曾經一樣,感覺什麼都變了,對任何事物感覺既熟悉但又異常的陌生,其實感情一直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化,所有的東西都是具有流動性的。
真正的挽回一定是在分手後回歸本我調整自己的內在,你的內在行為決定你當下的階段,也就是說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的本我決定的。
人生的敵人:精神熵
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過物理界第一定律:熵增定律。
「人活着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這句話是薛定諤在《生命的觀點》中提到的,愛丁頓爵士也說過:「熵增定律是自然界所有定律至高無上的」。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我們從出生下來的那一天就已經註定了死亡,無人可以避免這是不可逆的過程,也就是說任何生物最後都會涼涼,不管你活了60歲還是活了80歲最終我們的出路就是死亡,這就是熵增定律,而負熵就是在明知死亡的情況下努力健身好好地保養自己爭取讓自己活得時間更長
熵增定律是熱力學定律,即熱量從高溫流向低溫的不可逆過程,在一個孤立系統里如果沒有外力做工,其總混亂程度會不斷增大,而且熵越是混亂就是越不斷增大,相反越是整齊規律熵數就會越小。
不管是企業還是一個人只要滿足兩個條件:封閉系統+無外力做功,它就會從有序趨於混亂和無序,這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熵增定律很可怕,可更可怕的是熵增定律中的精神熵。
從無機的物質,到越來越有序的基因,蛋白質,再到細胞,細胞組織,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以至於人類的文明一直在更加有組織性,更加有生產力,顯然生命是在往有序的方向發展,如何熵就在減小呢?那是因為地球和生命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太陽在不停地輸入能量。從整個系統上來說,熵仍然在增加。這仿佛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命運。
積極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里就借鑑了熵增原理提出了「精神熵」這一概念。意思大概就是一旦缺乏足夠的管理或者維護,人的精神狀態會自動自發地趨於混亂、渙散、無序,一個人的「精神熵」越高,就表明他的內在失序現象越嚴重,就會產生痛苦、恐懼、焦慮等負面的情緒。
精神熵本質是熵增定律的一種,但是,精神熵在某種意義上影響我們自身的發展程度上也是最大的,精神熵實際上是精神垃圾的巨大積累。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的精神能量繼續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沒有結果,我們無法擺脫混亂和無序。
事實上,我們的精神世界被大多數人忽略掉了,我們太過注重於外界的變化我們很少意識到清潔和管理內在精神包袱的必要性。我們通常只是感到不舒服、狂躁或頹廢,沒有意識到我們的精神熵已經增加到一個可怕的水平。
在《心流》書中提到了一個例子,一個叫胡里歐的工廠技工,他在工作中因為情緒低落,導致動作緩慢,跟不上工作進度,有同事取笑他,胡里歐因為情緒不好,還頂撞回去。
而造成他情緒低落的原因是幾天前胡里歐發現自己車胎破了,但他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去補胎,於是每天早早起來到加油站把油加滿,開到公司,然後下班車胎的氣漏光了,再到工廠附近的加油站加滿油再回家。他每天都擔心自己的車今晚能不能撐到回家,明天早上會不會遲到。
一個破車胎導致胡里歐的心煩意亂,自我的內在秩序被打亂,無法專心工作。
想挽回前任的每一位朋友在分手之後都有意無意地踩進了這個「陷阱」,大家想一下分手後有沒有特別的焦慮卻又不知道怎麼辦,沒有心情吃飯、沒有心情工作、坐立不安、就想着癱在床上就想着什麼也不想去做,仿佛把身上的脊梁骨已經抽走整個人都失去了精氣神,每天都是無精打采的,不管是工作上還是自身生活中越來越糟糕,而你也是越來越頹廢。
如果是這樣,說明你失去了「外力做工」,導致自身進入了進入了「精神熵」領域,從有序變得混亂最終自身走向失去理智。
精神熵的反面是一個人內在意識的井然有序。當一個人目標明確,能集中注意力去實現目標,做到心無旁騖,他的內心是有序的,這樣的體驗稱為心流體驗。
熵減與心流
熵增定律可以理解成事物發展走向失敗的第一定律,那麼,熵減就是逆勢而行的反人性定律。
回首上千年的歷史,人類文化在快速的更新迭代,我們的健康因為科學也延長了很多壽命,在某些方面看死亡雖然是必然的但延長壽命卻是屬於熵減的過程,這裡面就包括了外力的做功也就是科學的干預。
對於精神熵我認為是從有序→無序→再次回歸到有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困難的或者可以理解成是反人性的。
人性是什麼?直擊本質,人是樂於享受追尋短期反饋的高級動物,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喜歡可以抱着手機不斷地刷着視頻的原因。
同樣,精神熵也是同樣的道理,順應人性導致自己從有序的生活中逐漸淪為無序的頹廢生活,也就是說精神熵減的過程就是對抗人性不再追求短期反饋的過程。
精神熵的外力做工不是來源於外界的刺激更不是對方的行為,到現在才明白精神熵減的本質是回歸內在,不動如山、無欲則剛以及控制情緒的精神。
內核決定外在行為,內核是我們的世界,內在世界不亂,外在投射就不會變得混亂。
分手後,由於情緒原因導致心不在焉,自身開始變得胡思亂想心態上更是患得患失,每天沒有目的的挽回對方,不但沒有挽回甚至在摧毀這段關係
挽回的開始是從精神熵減開始,精神熵減是讓自己從混亂焦慮的情緒中走出來開始的這樣才有機會挽回對方,起初這個過程很難,因為你無法控制自己不想對方,你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強迫自己把注意力從對方身上轉移到自己的生活里。
置之死地而後生其實就是不再期待對方的反饋,建設自己最後會發現自己變得優秀的時候對方也有了反饋。
大家一定要記住關於自身的成長不管是感情方面還是其他生活方面,你自己就是外力的助推,只有你自己才能救你自己的命,不要為了短暫的愉悅感就拼命的聯繫對方,毫無價值的聯繫只會讓對方更加輕視你。
想起兩句心靈雞湯非常適合大家:
低級的欲望通過放縱就可以獲得(短期獲得的反饋)
高級的欲望只能通過自律獲得(長期才能得到反饋)
這兩句話就已經道明了「大道」的本質,大道至簡,複雜的是我們的人性,越自律越自由就是這個道理,凡是讓你痛苦的並會使你強大,使你快樂最終讓你走向滅亡。
挽回的兩種狀態才是你挽回前任成功的開始:
斷舍離:斷掉無用的念想、捨去自身的消極情緒、分離、切斷暫時的聯繫
持續建設自身:回歸生活本身,熱愛生活、閱讀、健身、提高情商、寫作等提高自己的事情
挽回是一件大工程更是一件大系統,一個系統的開始必然是從自身良好狀態開始的。
苦難具有兩面性,既有可能讓人成長也有可能摧毀一個人,就像風一樣可以使火越吹越旺,也有可能直接把火吹滅。
心流(英語:Mental flow)在心理學中是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如藝術家在創作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此狀態時,不願被打擾,也稱抗拒中斷。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定義心流為一種將個體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人的大腦里的念頭就跟分子一樣,時刻萬馬奔騰。佛家打比方說,一個人從外表看是在靜坐,但內心卻如同瀑布一般,無數念頭蜂擁而來,卻有多得多的念頭在相互衝突,在爭奪你的注意力,在搶奪你大腦的控制權,在試圖引導、影響你往南轅北轍的方向走。
如果你進入了心流狀態,那就不一樣了。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當前的任務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個地方使,那些跟任務無關的念頭都被完全屏蔽,甚至包括你對世界的意識、對自我的感知,更不用說對別人評價的患得患失、對物質得失的精心計算,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並不是只有一個念頭,你的大腦仍然在高速運轉,但是所有這些念頭都是非常有規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高度有紀律的軍隊,井井有條地組織了起來,高效率地去完成一個任務。
心流說白了就是你沒有任何雜念的完成某件事,同時,沒有感知到時間的流逝,會發現時間過得非常的快而且還有非常強的愉悅感。
挽回前任時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狀態,需要的是心裡的念頭就像一條鋼鐵洪流,浩浩蕩蕩但是又井然有序,勢不可當但是又能從你心所欲,噴涌而出但是又不會四處灑落,而是匯聚成一條水龍,沖盪開一切泥石沙礫,創造、奮鬥、整合,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這個過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那麼如何進入心流呢?
首先要找到一個目標(挽回),其次不要害怕複雜性(難度)
建立行動式生活,把目標拆解成多份小目標,可以實施而且能得到反饋的行動
建立反省式生活,在行動中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對,哪裡需要改善
挽回就是這樣,不管誰挽回都離不開這三步,分手本身不可怕相反對我們來說是我們內心百鍊成鋼的第一步,外界紛擾並不可怕,反而是我們鑄成更大的心流的能量來源。
評論列表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