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閨蜜,被親媽威脅:「30歲前沒嫁人,我就當沒生你這個女兒。」
上個月,她連續相親45場,工作日固定一場,周末三場起。
從一開始的滿懷期待,到現在的心灰意冷,她真的有種絕望的心情。
她年輕美貌能賺錢,可父母覺得她是29歲的老女人,嫁不出去一切都是浮雲。
她也渴望擁有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可相親這麼多場,遇見的不是禿頭,就是大肚子,要麼就是自己舉止輕浮,還嫌棄她化的妝太濃。
也遇見過幾個有眼緣的人。
其中一個,剛相處,就問她借錢,理由很直接:「先借我兩千塊,做戀愛資金。」
另一個更奇葩,撩她去約炮,還叫她放心,開房錢會記得AA。
偶爾遇見正常的人,外形不錯,談吐也行,相處幾天就露出原形,嫁妝有車有房嗎,婚後我們安排工作,孕後必須在家帶孩子。
親戚們勸,結婚嘛就是找個人搭夥過日子,和誰都一樣,只要條件差不多就行。
閨蜜嘲笑自己,不過是集市上一頭嗷嗷待哺的豬,走過路過都來看一把摸一把。
「大齡剩女」不好找對象,「大齡剩男」也不容易。
34歲的大偉說自己已經做好獨身的打算了,有時候看到同齡朋友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可自己的另一半還沒有着落,也想過隨便找一個結婚算了。
可是,他的工作性質遇不見合適的結婚對象,工作又忙沒什麼機會認識新朋友,相親更像走過場一樣,可選擇的很多,可心裡總是掀不起波瀾,他沒辦法說服自己隨便找一個進入婚姻。
作家李宮俊說:「大家都在結婚,我不確定,他們是因為愛到必須用婚姻來表達,還是因為這日子無聊,無趣,無可奈何。」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人民日報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結婚率已經連續4年下降。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大概是因為,我們還在掙扎,堅持婚姻本來應該具備的美好與意義,若不能舉案齊眉,又何必執子之手?
比起下跌的結婚率,近幾年的離婚率穩步增長。
人民日報數據顯示:從1987年到2017年,離婚率由0.55%上漲至3.2%,從2003年開始,已經連續15年上漲。
有些婚姻不比單身好過。
張婷的人生,是從父母催婚催生開始的,婚後不到半個月,她就懷上孩子,一年不到,她和老公順利完成「結婚生子人生兩大重擔」,雙方父母如今催着生二胎。
她和丈夫的結合就是一場交易,物質AA生活沒有交集,更沒有精神交流,下班回家她忙着做飯帶娃,老公忙着唱K打遊戲,連生孩子,也一三五排上日程,目的明確,過程機械。
她曾以為,結婚能解決一切單身的煩惱。
到現在她才意識到,一地雞毛的婚姻帶給她的更是永無止境的困擾。
家族中每每見到未婚的表弟表妹,她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勸:「不管爸媽怎麼催,沒見到合適的,千萬不要隨便進入婚姻,真的,別像姐一樣一失足成千古恨。」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就如《愛情回來了》中戚薇扮演的女強人所說:「錢我會掙,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要是有個男人,我還要給她做飯料理家務,自己打遊戲樂呵呵的,我都氣半死,給我劈腿出聯合國,我還滿世界給他滅小三。」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大概是因為,我明明可以自由享受人生,為什麼要禁錮在婚姻里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
婚姻也好,單身也好,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多年前的愛情偶像劇里,上演的永遠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
而現在的愛情偶像劇里,嬌羞的白蓮花逆襲成大女主,麵包我有,你負責給我愛情就好。
但不管婚戀觀如何變化,有些東西永遠值得堅守,那就是:
愛情從來應該是遇見那個對的人,給出我那顆狂熱的真心;
而婚姻的神聖和莊嚴也從未改變,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就如電影《勝者為王》裡的話:
「不應該為父母結婚,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瘋言瘋語就想着結婚。應該想着和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案首挺胸地,特別硬氣地,憧憬地,好像贏了一樣。」
人生路千萬條,生活的方式萬千種。
選擇單身,那是因為我們覺得幸福。
選擇婚姻,那也只能一定是因為幸福。
評論列表
我感覺老師還是蠻好的,上次分手都特別難過,後來聽了情感調解之後,我也很快走出來了
求助
可以幫助複合嗎?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