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媳婦難做,做了媳婦後,進門要看公公婆婆的臉色,看婆婆一家人的臉色,丈夫對你好一些的,那還好過一點兒,丈夫對你不好,這個媳婦就受苦了。
過去講究封建禮教,對女人的約束特別多,女人的一生都要受三從四德的管束,所以做起事來,從來不敢放開手腳,生怕人家說三道四。進到婆家以後,更是要處處遵從婆家的家規,稍有不慎,就會受到婆婆的訓教,所以,過去的媳婦是非常難做的。
那時候的女人做了媳婦後,都要小心翼翼地過日子,希望有個出頭的時候,所謂是:十年小溝匯成河,十年媳婦熬成婆。做了婆婆就好了,就有了揚眉吐氣的時候,可以挺起腰板做人了。
所以,過去的女人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婆婆,做了婆婆後,才感覺自己活出來了,可以使奴喚俾,真正地說話算數了,從而一洗過去的屈辱,堂堂正正地做人!
這樣的情況在今天是看不到了,但是透過影視劇,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山東呂劇《李二嫂改嫁》、《小姑賢》就是這類的代表劇,劇中的媳婦受盡婆婆的責罵和屈辱,過的是可以說是牛馬不如的生活。在舊時代,她們爭取婦女自由,但是非常困難,在政府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得到徹底的解放。
今天,這樣的事情不再有了,而是完全翻了版,媳婦不再難當,相反的是,婆婆不好做了,真是不做不知道,做了才明白,做了婆婆真累。
張大姐現在愁的不得了,她是個外向型的人,整天愛說愛笑,高聲大語的,好像從來也沒有見她為什麼事發愁過,可是,最近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不太說笑了,有時候,還會一個人偷偷地抹眼淚。
她的一個好姐妹發覺張大姐有點不對勁兒,就找張大姐了解情況,問她最近是怎麼了,開始,張大姐還不願意說,但是經不住好姐妹的一再追問,只好把原因告訴了那個姐妹。
原來,張大姐最近是為了家裡的事情發愁,常常是愁得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也會難過得流淚。她有兩個兒子,都已成家,而且,他們都有了孩子,孩子們都到了上學的年齡。
大兒子家的孩子她沒有帶過,都是由媳婦看管的,但是隨着孩子的長大,家裡的開支也逐漸增多,家裡的經濟日益緊張,大兒媳婦要去打工賺錢,所以,帶孫子的任務就要落到她這個婆婆頭上。
小兒子的孩子也將要到上學的歲數,眼看就要入學了,也要讓她看管。小兒子家經常不寬裕,所以兩口子都要在外面打工。小兒媳婦很懶,而且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考慮家庭情況,有時候吃飯都是個問題,而且讓她帶着孩子上學,小兒子一分錢都不給,你說當老的能不愁嗎?
大兒媳婦看她給小兒子家帶孩子,特別生氣,就說:「你給老二家帶孩子,我們不管,你不給我們帶孩子,可以,但是,你必須給我們兩萬塊錢一年,不然,你就給我們帶孩子!」
一家不讓一家,你說愁不愁死人!而且張大姐夫妻倆常年在外打工,苦頭沒少吃,也沒有存下來多少錢,賺的錢也給兩個兒子不少,手裡哪有多少錢!如果不能打工,幫兒子看小孩兒,就更沒有錢了,小兒子兩個人還在經常鬧矛盾,張大姐煩心透了……
沒有做婆婆的,想做婆婆,做了婆婆,才知道做婆婆的難處,整天為孩子操心,稍有疏忽,就會搞得家庭雞犬不寧。兒子不說,媳婦說你偏心,做事不公,對別人好,對她不好,天天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很煩。
一個兒子的,倒還罷了,兩個兒子或者更多,那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兒子沒成家,愁壞了爹媽,希望孩子早些成家,到處求人給孩子說親,哪怕是「下雨天知道往屋裡跑的」都行,結婚後哪怕被媳婦罵都不要緊,結果孩子成了家,婆婆的苦日子就來了。
做婆婆,最主要就是不要偏心,一碗水要端平,可是怎麼個端法,做婆婆的要小心拿捏,這個尺度不好把握,把握好了,你好我也好,拿捏不准,那你這個婆婆就要難過了!
以前是媳婦難做,現在是婆婆難當,怎樣做好婆婆,家庭不同,情況也不一樣,方法也不同,就看婆婆的「十八般武藝」了。網友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歡迎留言分享!
評論列表
挺專業的一個情感機構,我一個朋友在那裡諮詢過,服務很貼心!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