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學生爬窗聽「戀愛課」,85後教授發聲

情感導師 623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近日,因為主講了一堂兩個小時的「戀愛課」,武漢大學心理學系85後教授喻豐在網絡走紅。

眾多視頻和圖片可證,為了親耳聆聽他的講座,年輕的珞珈學子們,將階梯教室的出入口圍得水泄不通,不僅室內坐滿、站滿,還有一群人蹲守在教室外面的窗台下,甚至有一位女同學自帶小板凳翻窗進來,連喻豐見狀都不禁撫掌感嘆,年輕人,真是「追求愛情」!隨後,講座盛況「出圈」,#武大戀愛講座學生爬窗聽課#、#當大學開了戀愛課程#登上微博熱搜。

感受一下火爆的現場

↓↓

刷爆!學生爬窗聽「戀愛課」,85後教授發聲

圖據@武漢大學(攝影:何可人 范穎哲 李鄭陽)

南都、N視頻記者在約訪時意外發現,當事人喻豐,並不是那種擅長包裝和傳播自己的「網紅教師」,他的一些做派甚至稱得上「old school」。在兩個小時的「戀愛心理學」校園講座中,他向學生們普及了「愛情三元理論」、「依戀理論」等心理學基礎理論,還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自創說法,比如「白璧微瑕的藝術」,指不必苛求自己是「完人」。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喻豐希望所有人都能分辨什麼是親密關係中的「PUA」,及時覺知並遠離不良戀愛關係。武大的學生以及眾多圍觀網友們,紛紛折服於他的精彩提煉和講授,大力「催更」下一節。

南都記者了解到,1985年出生的喻豐,是清華大學心理學系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培養的社會心理學博士,30歲被西安交通大學聘為正教授,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心理學教授。如今,他是武大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在從事管理、科研的同時,也面向系裡的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以及武大弘毅學堂的學生開課。在喻豐看來,高校教師應當各展風采,而按照他自己的觀點,一個老師最重要的是「溫暖」。

喻豐。受訪者供圖

對話喻豐

重要的是傳遞知識 而非替人指導愛情

南都:「武大愛情課」的火爆,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對於靠譜愛情知識的渴求。你在微博寫了這樣一句話,希望大家能夠「科學戀愛」。這裡的「科學」指的是什麼?

喻豐:我說的「科學戀愛」,不是要用什麼科學的程序去訓練,而是想強調,雖然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純感情化」的,但也一定得有一些價值引導,不然很容易走偏。我們有很多學生,傷就傷在愛情上。而我研究的心理學,可以提供一些這樣的引導。

實際上,心理學做了很多跟親密關係有關的實證研究,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不知道有這樣一些科學結論。心理學上講,讓人變得更好的方法,首要的就是「覺知」,你能夠知道這件事情有作用,這就很好。我講「科學戀愛」,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也許同學們接受一些科學研究的結論之後,能在自身對於愛情的看法上,或者正在進行的關係中做出一些正向改變,形成更好的價值觀,規範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的期待。

南都:科學結論是一種基於概率統計的經驗總結,那麼它跟每個人自己的愛情有怎樣的關係?可以用它去指導個案嗎?

喻豐:你問得有道理,科學知識是一個群體的統計規律,它能不能應用在個體上,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對此,我的觀點很簡單:即使是面向「大人群」的規律,作為個體也應該了解。

因為從統計學角度來說,社會群體呈「正態分布」,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在平均數左右搖晃。所以,你找到的那個人雖然是特定的,但他/她很有可能是一個平均值。

當然你也可以說,「某件事情在特定條件下對我沒效」,但也可以這樣考量:對於個體來說,歷時性的過程也符合統計規律。也許你今天做這件事情,規律似乎沒有生效,但如果長期、重複性地來做,它很可能就應驗了。

南都:假如說有人聽了這些科學知識,推斷自己跟另一半「大概率不會幸福」,就要分手。對有這種想法的同學,你想說什麼?

喻豐:任何科學的觀點都不是絕對化的,永遠有邊界條件。包括平常給學生做心理諮詢時,我們也一般不給人建議說,「你應該怎樣做」。我們不去指導任何人的具體的行為,而是由你(尋求諮詢者)自己來體會這件事情,自己做決策。

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傳遞知識」,而非「指導行為」。

「武大戀愛課」盛況出圈。圖據@武漢大學(攝影:何可人 范穎哲 李鄭陽)

戀愛不求「門當戶對」 但價值觀應該相似

南都:說到「愛情課」,可能有的人會首先想到《哈佛幸福課》。

喻豐:我不僅看過,還講過。我原來開過一門全校公選課,就叫《幸福課》,講的也是積極心理學。這是我的研究方向。

南都:當時哈佛的教授有講到「愛情的界定」,他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才叫愛情,如果只有兩個或一個,可能是別的感情。

喻豐:這是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他認為愛情有激情、親密、承諾,這三個成分。在戀愛的初始階段,激情是勝於其他兩者的,到了中期,可能親密勝於其他兩者,在後期,承諾勝於其他兩者。這個理論,我在講座上也跟武大的同學們分享了。

我也講了一些其他的理論,比方說「人際吸引」。兩個人為什麼會吸引到一起?按照心理學的基本看法,應該是彼此接近、相似、互惠。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的觀點,雖然當時我講得很快,但是實際上,這個課程的核心也還是這個內容。

南都:這是不是所謂的談戀愛要「門當戶對」?

喻豐:也不是。我覺得兩個人相似,更多的不是體現在世俗的意義上,而是在價值觀上,也就是說,我們都認為哪件事情很重要,我們都認為應該在哪裡尋得人生最終極的意義,在愛情裡面,這些應該越相似越好。實際上,這是一個不斷交互的過程,兩個人因為相似而產生人際吸引,走到一起之後,慢慢地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更加相似。

南都:我們講了相識、相知,之後還有如何相處。這方面有什麼學術觀點,你覺得比較重要?

喻豐:實際上也跟我剛才提到的原理相似,最好的相處之道就是要相互了解。這個「了解」不只是說,我知道他/她今天晚上吃了什麼,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他對一個重要的議題是怎麼看的,對方也知道我最好的朋友是誰、我沒事的時候通常會幹什麼,隨時保持交流和溝通。當一段關係面臨衝突和問題時,也應該通過交流溝通,「理解式」地解決,而不能訴諸那種非理性的、「賭氣」的方式。

南都:你在講座中還提到,希望大家能夠識別一些「不好的感情」。怎樣分辨一段親密關係的「好」與「壞」?

喻豐:對,我花了很大一部分力氣來講這個事情。因為我在備課的時候,了解到了一些很不良的感情。我給它下了一個可以識別的定義——任何有意操縱對方自尊的,都不像是一段良好的感情。無論你是把別人的自尊抬得特別高、把自己弄得特別委屈,還是把別人的自尊無情地踐踏,都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而親密關係中的「PUA」是指,有意識地以一種操控的手段讓對方的自尊降低,然後讓他/她對你形成依賴,我認為這種「對自尊的有意識地操控」是識別「PUA」的核心要素。

當然,日常生活中難免有磕磕碰碰,影響到親密關係中的另一方的自尊。但我剛剛說的情況是那種穩定的、跨時間、跨情境的操控。假如對方每天說你不行,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說,每時每刻逮到了都說,那基本上就是最糟糕的案例。我想每個人聽到這些描述之後,都能自行判斷自己的情感狀態,以自己的感受為準。關鍵是,一定要注意識別,如果你不知道有這個事情,可能就會疏於防範。

南都:對戀愛中的人來說,最後還有一課也很重要,就是如何走出一段感情。對此你有哪些建議?

喻豐:我的第一個建議是,強扭的瓜不甜。如果一段感情是其中一方決定結束,另一方不想結束,不想結束的一方就得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我必須理性地思考,然後說服自己放下。」——說到這裡,我自己都覺得,我經常對別人重複這句話。

如果已經有意識地這樣去做了,但還是不行的話,還可以輔以一些有積極心理學意味的活動,比如寫一些日記,多接觸一些別的人,做更多的體育運動,來分泌更多的五羥色胺、多巴胺,讓自己變得快樂一些。此外,心理學有一個基本原理是,除了某些特別重大的事件,其他的事情對人造成的心理影響,一般都會在三個月之內恢復如初,正所謂「時間是最好的藥」。

好的戀情不失自由 呼籲理性看待「性別對立」

南都:當代年輕人普遍嚮往愛情,單身率卻比之前高。你對這一點的觀察是怎樣的?

喻豐:我身邊也有很多單身的朋友,可能他們是因為讀學位,花去了本該談戀愛的時間,等到真正想找一個人談戀愛的時候,年紀已經不輕了,有的朋友還會戲稱自己「老了,談不動了」。其實,當你說自己「談不動了」,也許那個感覺就是你被很多人催煩了,你覺得在他們眼中重要的不是你的感受,而是他們的「面子」,或者覺得大家都在關注一些很功利的東西,比如財富、地位、賺錢多少,有幾套房子、幾輛車,有沒有戶口,總的來說就是雙方的「條件」。

據我的觀察,我身邊這些朋友,會分成兩種不同的選擇:一種是繼續堅持「愛應該純粹、不摻雜質」的觀點,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人,最後有成功的,也有尚未成功的;另一種就是拋棄自己原有的信念,覺得「我就找一個人湊合過唄」,結果有過得不錯的,也有過得一般的。這幾種可能性,我確實都見到過。

南都:你認為單身青年一定要迫切地尋找另一半嗎?

喻豐: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美滿的愛情,最終變成幸福的婚姻。我並不覺得長期單身是好的狀態。當然,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非要談一個戀愛呢?你這是用一種世俗的觀念綁架我。」但我只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好的戀愛關係,可以提升幸福感,在你遇到麻煩的時候,給你一個心理上的緩衝,成為穩定的社會支持,讓你有一種「家」的感覺,這些可能是沒有談戀愛所達不到的。而且,你也不用擔心戀愛一定會失去自由,因為就像我剛剛說的,良好的戀愛關係都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那你怎麼會沒有自由,對吧?這是我首先想說的。

第二點想說的是,不要那麼着急。人在急的時候,尤其容易做毛躁的事情,「病急亂投醫」。我的感覺是,與其選擇相親之類「短平快」的方式,還不如在工作之餘擴大一下自己的社交圈。

南都:可能對於部分單身族來說,尤其是對於單身女性來說,還有一重「障礙」是,一些社會事件讓她們「不相信愛情」了,甚至不敢走入一段情感關係。你怎麼看?

喻豐:確實,在情感關係上有很多糟糕的案例,越來越多地被報道和討論,這也是我在講座上花了很長時間講「PUA」、講不良關係的原因。如果大家學會識別,然後從源頭上遠離,可能(極端案例)就會少一些。

與此同時我覺得,從傳播和接受的角度來說,更吸引眼球、更讓人記住的事情,通常都是惡性的。傳播者也應該注意,當某些社會思潮興起的時候,要做出正確的引導。就像「性別對立」這個話題,我聽到以後的第一反應是,男性和女性為什麼應該是一個對立的關係?男性群體和女性群體之間的差別,甚至遠遠比不上一個內向的人和一個外向的人之間的差別,那他們何以形成一種對立關係呢?

南都:相關的話題或流行語背後,是不是的確包含了一些共鳴點,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喻豐:你要說到「共鳴」,那真是典型的心理學問題。我不認為當下一些兩性之間的流行語是「共鳴」,我覺得是純粹的語言技巧。從心理學上看,這就很簡單嘛,如果你跟人辯論,你甚至就說一句胡話,然後加上「因為所以」,別人相信你的程度就能大大提升。馬爾庫塞曾說,商品社會能製造普通人的「虛假需求」,我覺得一些輕佻的話語,也是在操控觀眾形成虛假的情感需求。原本不存在「共鳴」的事,通過一些語言技巧造成了一個轉折,觀眾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就會自然而然地被這個新的表述所吸引。

南都:那你覺得,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上述社會事件,或者信息環境中的情感衝擊?

喻豐: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每一位「看官」都是理性人。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意識到,人淹沒在群體中,會造成群體的不理性;希望我們都能夠抽離出來,理性地看待每一件事情,而不是每次一個新聞給你帶來情緒上的喚起,就盲目地去跟風評論。

仍以「老派」方式傳播學術 認為教師應該溫暖

南都:「武大愛情課」走紅之後,很多同學和網友都期待它成為一個系列,也有的人詢問,能不能做成一門網課。

喻豐:我可能會開一門公選課,一個積極心理學的課程,希望能夠讓大學生了解,包括愛情在內的關係如何開展和維持,也想告訴大家在焦慮、抑鬱的時候如何應對,如何發現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如何做正確和道德的行為……我想,這樣貫穿生活全程的心理學,可能會比單純講愛情或者關係的課更加有意義一些。

南都:現在也有不少名校教師把課堂搬到網絡上,化整為零地進行科普。

喻豐:我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叫「道德小美狗」。這是我讀博士的時候註冊的,名字是我們實驗室的幾個學生為了好玩取的。

南都:裡面有一些推送單篇就有好幾萬字,是直接把講義發了上來?

喻豐:有一些完全是講義,就是我這學期正在開的課,叫《普通心理學》。這個不是錄音轉文字,我每一次上完課回來,都會把我講的內容再重新寫一遍,然後發給學生參考,我覺得可能更加利於他們的理解和複習。當然了,大家有興趣的話,也都可以去看。

南都:除此之外,你有沒有想過做視頻號,或者成為「up主」?

喻豐:我可能就沒有想那麼多,(剪視頻)這些我也不會,我連公眾號的排版都不會,呵呵。我其實是一個蠻傳統的老師。這次在校園裡開講座,也是因為我們心理學系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我們一起給學校的師生提供心理服務,這次的活動是我們服務的方式之一。

我在清華讀書的時候,也有上過央視的綜藝,但也就是玩一玩、感受一下,並不想靠它出名。我在文章裡面就經常寫,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南都:如今你也是武大心理學系的系主任,很好奇你對大學校園裡的授課方式有什麼主張和倡議?

喻豐:我長期的觀點就是,一個老師得溫暖。但我也知道,每個老師的個人風格、授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大學裡應該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有完全不同形態的老師,那才是一個一流大學的樣子。在我們系裡,我沒有要求,我希望大家都展示出自己的identity,學生需要這種多樣性。

南都:但對你自己來說,溫暖就是很重要的一點。

喻豐:對,我強調溫暖是因為心理學講「人際知覺」,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另一個人,最初有兩種重要的方式,一個是通過competence,就是能力,還有一個是warmth,就是溫暖。你這個老師是不是溫暖,其實台下所有學生都知道,都能感受。

對我來說,每次上課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跟同學們交流,不斷地問他們,觀察他們對這些知識的反應。我也不拖堂,該下課也就下了,但我總覺得有講不完的話想跟他們說。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19 01:07:11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7-15 22:07:0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3-14 21:03:14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