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書叫做《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作者是田宏傑。
這是一本超實用育兒書,如果你家裡有小孩在讀小學,你一定要看。
雖然本書是指導父母如何輔導小學生做作業的,但實際上很多親子溝通方法也適用於日常生活場景,整個學齡前幼兒、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孩子都適用。
甚至部分方法對成年人也適用。
比如:誇獎要言之有物、表揚和獎勵要符合成長性思維、失敗歸因要內部歸因/不穩定歸因/可控歸因、番茄時鐘法、清單法、誇別人家孩子前要先肯定自家孩子、有成功經驗要趕緊樹心錨。
這些都是各年齡段的人適用的。
以我們家小堅果舉例,我實踐本書是從堅果2歲11個月開始的。
那段時間她表現出了太多毛病,比如「做事不專注/三心二意」、「有始無終/容易放棄」等,我經常忍不住來硬的,不懂得科學管教。
後來我就嘗試實踐本書的方法,效果很好。
比如:
每次聽繪本,堅果總是沒聽兩句就開始東摸摸、西看看、到處爬。按照本書的方法,我在下次讀繪本前會先請她把要做的事情和動作都做完(比如到處爬爬、到處翻翻、上廁所、玩棉簽棒、玩化妝盒),在玩完並徵得她同意之後,把分心的東西都清理走,並最後確認一次她都玩夠了、動夠了之後,再講繪本。她往往就能專注地聽完一整本繪本。兒童的專注力持續時間都很短,像堅果這個年齡能保持7、8分鐘的專注力都不錯了。有一次她連續聽了6本繪本、前後持續快1.5-2個小時,但這種情況不常見,大部分時候還是沒法堅持這麼久的。按照本書的方法,我的番茄時鐘不用刻意設置太長時間,大可以讓堅果聽完一本之後就玩個痛快,玩爽了再聽下一本。現在她會主動和我說,爸爸,聽完這本我要玩一下再聽下一本;或者爸爸,我現在還不想玩,我還想聽一本再玩。她平時學英語時畏難,我承認她的畏難情緒,實踐本書的做法:分解成小目標,並且灌輸「只要堅持學就能學會」這種成長性思維,最終成功教會她說幾句短句,甚至在2天內集中聽了快50-70遍《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之後,第三天她居然能自己完整地背出整本書。每次這些小成果出現,我就轉化成心錨,告訴她「你看,只要你不放棄,堅持學習,就一定能學會」,並配合握拳的手勢教她喊「我一定能學會」、「我能行」,下次她再畏難時,我就調用這些手勢和口號,激發她回憶成功經驗(也就是心錨)。還是有作用的。以前帶她上滑步車(也叫平衡車)體驗課時,都是沒上5分鐘就放棄,跑到一邊去玩自己的。換了3個機構上了3次體驗課都這樣。第4次,11月16號周六下午,平衡車培訓機構組織比賽,本來只是想帶堅果去觀摩下,薰陶薰陶,沒想到去到現場以後發現可以跟着騎,我們就帶着堅果騎了,果不其然,才騎了50米就撂挑子。我們是連哄帶騙鼓勵堅果騎完了全程,完成了全部5個打卡點的任務,並最終贏得了一枚完賽獎章。說真的,這個比賽有難度,對於已培訓較長時間的孩子都有難度,不少家長陪下來都直喊累(這個比賽是親子模式的,家長要共同參與),堅果這是0基礎直接參賽,能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我們第一時間以獎章為介質,確認她的成就感和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悅感,並轉化為心錨,下次再遇到不能堅持的事情,只要拿出這枚獎章,就又有了動力。誇別人家孩子多麼能堅持時,千萬不能說自家孩子怎麼不如人家之類的話,這是大忌。正確的做法是肯定她類似的經驗,並找出別人家孩子成功的核心,說出來給孩子聽。比如,堅果,你以前說XX句子的時候說不好,一直說自己學不會,後來堅持學最後還是學會了,你看,堅持練習是有用的。XX姐姐平衡車騎得這麼好,也是因為她堅持練習才做到的,練習是有用的。多練習、不放棄,就像練習XX句子一樣,最後你一定也能騎得很好。應該說本書給出的方法還是有效的。
我個人認為育兒領域這麼多書,看三本足夠了,分別是《正面管教》、《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和《遊戲力》。
其他書籍,都是類似的理念炒來炒去而已,多看無益(僅代表個人意見,請讀者審慎吸收)。
《正面管教》我在本群第一期分享會時講了,這裡有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NjdnEq4haSOBlsIMyPJAcQ
可以把《正面管教》稱為道,把《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稱為術。
《不咆哮》其實是《正面管教》在【陪學】這個領域的實戰應用,裡面的打法幾乎就是在實踐《正面管教》的原則。
《不咆哮》這本書並不是純粹地講陪學、輔導作業之類的,我前面舉堅果的例子就證明了學齡前幼兒也可以用。
本書的理念實際上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真正人格健全、獨立、自主、自控、專注的人。
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它不止告訴你應該怎麼做,還告訴你心理學原理是什麼。
每一個現象的背後,作者都給出了心理學理論解釋,讀起來有一種讀科學著作的快感。
這也不奇怪,本來心理學就屬於社會科學範疇,它的內核是【科學】的。
本書作者田宏傑,畢業於北師大,教育學博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本身就是心理學科班出身。
現任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教育與管理系教師,副教授。2009年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專業功底深厚。
她論文和著述頗多,最有名的是在喜馬拉雅上的音頻專輯《小學生高效作業課,讓孩子愛上學習》和這本書《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前者在喜馬拉雅上有431.5萬人收聽(截止到2019年11月的數據)。
好了,以上是背景介紹。
接下來我們切入正題。
孩子在小學1-3年級最重要的任務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開宗明義地指出:這一階段一定要陪學,避免小孩野蠻生長。
陪學的目的不是幫小孩做作業,而是發現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習慣,幫助孩子儘早獨立學習。
低年級孩子在學習時會表現出很多壞習慣,比如:
1、沒有內驅力。有些孩子是因為不明白學習的好處,所以沒有內驅力,不願意學習;有些是習慣於靠外部獎勵才願意學習,內動力不足。
2、學習沒有自主性,大人不催永遠不知道主動開始學習。
3、沒有自信心,容易畏難和放棄。
4、喜歡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5、注意力不集中、不專注,容易走神、三心二意。
6、做作業馬虎。
壞習慣一旦養成,再想糾正就很困難,所以要從一開始就養成好習慣。
小學1-3年級的科學陪讀,正是為了養成好習慣,方便到了高年級以後能自主學習。
但是很多家長不懂科學陪讀方法,結果越陪親子關係越緊張,越陪小孩問題越大。
這個時候父母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苛責孩子。
本書詳細講解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內驅力、自主性、自信心、自控力等良好品質。
篇幅有限,我不能在一次分享里講太多內容,所以這次重點講3個話題:
如何培養自信心(6個方法)。如何培養學習的內驅力(5個方法)。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4個方法)。
一、如何培養自信心
作者分享了6個方法,個個經典。
方法1:夸孩子要符合成長性思維。
【案例】
曾經有一位媽媽來向我諮詢,她家讀初中的兒子很愛玩手機,影響了成績。我問她孩子以前成績怎麼樣,媽媽說:「我家孩子特別聰明,很多東西一看就會,就是不肯學。整個小學階段都沒見他怎麼用功,成績一直是中等以上。本來以為他到初中就知道努力了,成績就能更好,沒想到的是到了初中成績越來越差。後來迷戀起玩手機遊戲,根本就不學,現在100分的卷子連40分都考不到。太氣人了,以他的聰明勁兒,哪怕只用一半的力氣也能拿到60分。」媽媽的這段話,總結成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肯學」,而且媽媽每次說到「聰明」二字的時候,我都能聽到她略微上揚的音調,還能看到她眉宇間的自豪。聽到這兒,我們可以推斷出來這位媽媽犯了大多數人都容易犯的錯,就是喜歡夸孩子「聰明」。
【心理學原理】
夸「聰明」對於孩子成長的危害特別大!
因為孩子會把這個「聰明」當作自己先天的能力。讓他做一些比較容易做的事情時他可以做到,這時這個「聰明」會讓他揚揚得意,他會認為自己「不用努力的聰明才是真的聰明」。可是當孩子覺得努力是件很不值得一提的事情,當任務變難了,很難做得好時,他會怎麼辦?為了掩蓋自己做不好,他會傾向於說「我乾脆不做算了」。這樣的孩子小學時靠自己的小聰明成績還能不錯,可到了初中,學科突然變得多起來,功課變得很難,學不會時,他怎麼維護自己的那個聰明的形象?最省事、最可靠的辦法就是不學嘛!我不學,那媽媽最多批評我不努力,我還是個「聰明孩子」——你看,夸聰明是件多麼要命的事啊!
而且,「70後」「80後」的媽媽還常常會對孩子抱有一種幻想:「孩子很聰明,小學不知道學,等到初中就知道努力了,成績就能提高。」這種反超的機會真的有嗎?一個在小學階段沒有系統地掌握學習方法、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到初中是很難跟上學習進度的。而那些從小就打好了基礎,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堅毅品質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績也還會一直好下去。
為什麼夸聰明不行?
聰明和努力到底哪個更重要?
教育心理學家德韋克(Carol S.Dweck)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請一些孩子來到實驗室,然後把他們分成兩組做題。
第一道題相對容易。
第一組孩子做完,拿着卷子交給老師,老師判卷時一邊打鈎一邊說:「你們這道題做得很棒,我看到你們很有天分」——夸天分。
第二組孩子把卷子交給老師時,老師一邊打鈎一邊說:「我看到你們剛才做題時特別專心,一直在努力找解題的辦法,做得真棒」——夸努力。
實驗者想考查的其實是在做後面的一個沒法解決的難題時,哪組孩子會表現得更好,是被誇「我看到你們的天分」的那一組,還是被誇「我看到你們的努力」的那一組。
後來因為題太難都解不出來,第一組來交卷時,老師在上面打了一個叉,結果這組孩子一看到叉,嘆了一口氣,然後拿着卷子走了。為什麼?在剛才做簡單的題時有天分,可是在做難題時沒天分,所以老師一打叉,他們發現自己確實做得一點都不好,沒辦法,走了。
而第二組被誇在努力找辦法的孩子,他們拿到難題後也一樣不會做,但是他們在不斷地嘗試各種辦法,等他們把卷子交給老師,老師打叉後有的孩子不走,而是問道:「這道題,我剛才已經試了好幾種解法,可是仍然不對,那到底哪一種解法才是對的呢?」多好的問題呀!「哪種解法才是對的呢?」他頭腦中想的是,他已經試了好幾種解法,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他相信,如果老師告訴他解法,他便可以學會這種解法,以後遇到這種題他就會做了。
兩種夸法,結果千差萬別。
第一種夸法,夸天分、夸聰明,讓孩子相信他的能力是先天的,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將其稱為僵固性思維。當持有僵固性思維的孩子遇到挫折時,他會認為對於解決這個問題自己沒有天分,所以沒有辦法,選擇放棄。
第二種夸法,夸努力,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如果找對方法就可以提高,我們把這種思維稱為成長性思維。當具有成長性思維的孩子遇到挫折時,他會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能力自己暫時沒有,但如果學會它,找到方法,他就能具備相關的能力。德韋克把這種對能力的理解稱為「not yet」,也就是暫未獲得,暫時沒有,但是通過學習可以有的能力。
兩種夸法差異的核心就是:能力是先天不變的,還是後天可以提升的。如果是先天不變的,那其實自己是沒有辦法控制的,是不可控的,就會聽之任之;如果是後天可以變化的,而且可以通過自己想辦法來提高,那就可以控制,就可以去努力獲得。
有一位斯巴達鬥士,一生中贏得了無數的勝利和榮譽,在回答「一生中最難忘的人和事」這一問題的時候,他回答的是母親給他的一句話。他剛剛開始練習擊劍的時候,經常被對方刺中。終於有一天他心灰意冷地感嘆道:「唉,誰叫我的劍太短了呢!」母親聽到後,對他說:「兒子,你前進一步,你的劍不就『長』了嗎?」劍的長短是固定的,是沒辦法改變的,但是劍術是可以提高的。孩子也一樣,他天生的智力是很難改變的,但他的智慧是可以提高的。
【怎樣使用正確的夸法】
核心在於:如何夸,才能把「聰明」變成可控的能力?
聰明可以夸,但需要把聰明變成可控的、可以通過努力而成長的能力來夸。
比如,當我們看到孩子今天把所有的錯題全都抄了下來,抄在錯題本上,這時應當誇他:「我看你把所有的錯題都清清楚楚地抄了下來,下次這種題你再遇到就不會錯了!孩子,你真聰明!」這個聰明是孩子可以學會的、可控的,可以成長的。這樣說孩子就知道下次這樣做有效。
比如我們看到孩子學了一種題的新解法,在做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就把那個新解法給用上了,這時可以誇他:「我看到你剛才新學會的解法馬上就能運用了,舉一反三,孩子你真聰明!」這個聰明是孩子可控的,是可以成長的。以後他就會去注意舉一反三,這就是知識的遷移能力。
我們還可以把孩子會時間管理、會列事件清單、會調控注意力、會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等,都變成夸「他好聰明」,這時的聰明就不再是一個僵固不變的概念,而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過努力而成長的,那這個誇獎就是有用的,而且這個誇獎也會指導他下一步的行為。
【結論】
所以空洞地夸孩子聰明真的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認為不需要努力的聰明才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會讓孩子形成僵固性思維,這樣孩子遇到挫折時會逃避,用不學來掩蓋自己的學不會,沒有辦法去前進一步。千萬不可以空洞地夸孩子聰明,要將聰明「包裝」一下,再夸孩子,讓這個聰明結合具體的行為,變成可以控制的、可以提高的能力,讓孩子形成成長性思維,這樣孩子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方法2:別光盯着成就性目標,要盯過程。
【案例】
父母很喜歡跟孩子說:「你考到95分就給你買這輛玩具車,考到100分給你買那輛最大的玩具車。」
孩子也許會承諾說:「我就想要那輛最大的玩具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拿到100分。」
聽到這段對話,你是不是覺得這位媽媽有效地給孩子樹立了目標?
但實際上,這樣的目標鼓勵有用嗎?沒有用!
孩子如果本來就能拿到100分,那他學習的時候就很容易走神,心裡想着拿到玩具車後可以這麼玩、那麼玩,可以找小明一起來玩。
孩子如果不可能拿到100分,那他可能會幹脆放棄,乾脆不學了。
所以100分的目標,不管是讓孩子有憧憬,還是有壓力,其實都沒有促進其學習。如果沒有給孩子恰當的方法,他不知道怎樣能達到100分,這個100分就是一種干擾。
【心理學原理】
100分不重要,通過哪些行為可以達到100分才重要。
按照學習目標理論的分類,成績是「成就性目標」,而成就所需要的能力是「掌握性目標」,只有把兩個目標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將具體學習行為與100分建立聯繫,知道如何通過行為上的努力能夠達到100分,這樣的目標設立才有用。
最重要的不是盯着結果,而是將過程與結果建立聯繫。
我們要知道通過怎樣的努力,通過怎樣的過程和怎樣的方法,才能夠達到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在陪伴孩子學習時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成績,我們需要將孩子平常的努力與其成績之間建立聯繫。
我們可以為取得好成績做些什麼?比如為了成績變好,我們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自己一坐下來就能馬上投入學習;我們要努力調動自己的學習動機,讓自己學習的時候能夠全身心投入;我們要讓自己的自信心增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我們要學會集中注意力,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當我們把這些全都學會、做好的時候,你說我們的成績還會差嗎?這些就是我們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當我們將這本書的內容融會貫通,用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出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的成績還會不好嗎?
【怎樣使用掌控性目標】
以做計劃的能力為例,我們來看看如何在做計劃的過程中,將過程與結果建立聯繫,怎麼才能做到不盯着成績卻能提高成績?
比如一個暑假40天,老師剛好留了40頁的寫字作業,孩子應該怎麼訂完成作業的計劃呢?每天幾頁?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1頁嘛!行嗎?絕對不行!
每天1頁,這樣的計劃就沒有彈性,是沒有提前量的。
當有一天他有事完不成,有幾天又要跟你出去玩,那作業就會堆到後面,等到假期只有10天,作業可能還剩30頁。當孩子拼命地補作業時,他就會發現自己一點都不會做計劃。
那要怎麼做計劃?40頁的作業要讓他每天做3頁,完成作業大約一共需要13天,給他3周,即21天的時間,他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假期還會剩下很多天。這時,孩子會很有成就感,你可以跟孩子說:「估計大部分孩子現在作業都沒怎麼做呢,你都做完了,真好!」
然後,下一個問題就是:省出來的時間可以幹什麼用?
要不要對孩子說「還有兩周時間,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想玩就玩」?
不要!
拿看電視來作為之前好好計劃、早早完成作業的獎勵,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不好,而看電視好,所以不能拿看電視來做獎勵。
孩子早做完作業,真正的好處是什麼?
是讓他對自己的學習有掌控感,我們在獎勵中要進一步加強這種掌控感,要用學習本身作為獎勵。
我們可以說:「你做得真快,離開學還有兩周,你的作業就都做完了,現在別人還在忙作業,你卻已經有時間來安排你自己的事了。」
這時,我們可以問他上學期還有沒有哪塊知識沒有學會,需要提高的。比如口算弱一點,那趁着這兩周的時間,天天練口算,等到開學時孩子能力就能提升一截,這樣他面對開學就會信心滿滿。
孩子也會明白:「我為什麼能夠有時間來做口算,因為我前面計劃做得好呀。」他會有很高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之前學習基礎打得特別好,沒有查漏補缺的地方,這時就看他喜歡為下學期做點什麼預習,讓他自由地去做,別人還在補作業,他就已經為下學期做準備了,這種掌控感會讓他心裡有很強的優越感。他不是跟哪個孩子比誰快,而是在群體中給自己定位,通過比較,他知道他更努力,更會做計劃,這樣他在後面的學習中就會有更大的自由度,這很重要。
當孩子學會了做計劃,用省下來的時間預習下學期的知識,讓自己更有掌控感的時候,孩子下學期的成績能不好嗎?
【結論】
要想讓孩子取得好成績,我們不需要盯着成績,這種成績型目標對孩子的成績提高沒有作用,我們要讓孩子掌握提高成績的方法,讓孩子將學習過程與學習成績建立聯繫,在過程上努力,掌握方法,就能得到好成績。
方法3:用「暫未獲得」信念根治各種「我做不到」。
【案例】
孩子一旦在某件事情上有了「我做不到」的想法,是很難改變的,因為這是孩子在生活中多次嘗試都沒有成功後,留下來的讓他堅信的結論。所以我們要想打破這個局面,一定不要跟孩子死磕,說「怎麼就做不到」「你只要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就行」「到前面發言時你別緊張,自信地講就行」……這些要求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於改變真的沒用。
比如一個孩子不敢上台發言,我們告訴他說:孩子,別緊張,自信地講就行。管用嗎?下次孩子開講前,站在下面想着:別緊張,別緊張!大腦「聽」不懂「別」字,所以當他往講台上一站,腦袋「嗡」一下就緊張了。這又一次證明了「我不能」「我做不到」。
【心理學原理】
我們需給孩子植入一個「暫未獲得」信念,也就是我不是永遠沒有這種能力,我只是暫時沒有獲得這種能力,但如果我找到辦法、學會相關的知識或技能就能夠獲得這種能力,那我就能夠做到。這個「暫未獲得」信念對於打破「我做不到」的僵局很重要!
【怎樣使用暫未獲得法】
具體來說,要分為三步。
第一步:我們要聚焦孩子具體做不到哪些方面。比如這個孩子不敢上台發言,就要弄清楚孩子是一上來不知道怎麼開頭,還是中間不知道怎麼互動,還是不知道怎麼表達,找到一個着力點再進行改變。例如,孩子不知道怎麼開頭,一上來就手足無措,導致後面越講越急,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幫他做好開場白。當我們把「上台發言怎麼能更自信」的目標聚焦為「講話時怎麼開好頭」,這實現起來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要植入「暫未獲得」的信念。也就是讓孩子明白他不是不會開頭,他是暫時沒有獲得這種能力,只是暫時不知道該怎麼開頭,但如果他掌握了開頭的方法,他就能夠開好頭,能夠發好言。這樣孩子就會有動力去邁出這一小步。這個「暫未獲得」的信念很重要,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信心。
第三步:問如何獲得。這時要問孩子:「如何能夠開好頭呢?」這個「如何」的問句動力是很強的。孩子會去找辦法,把他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開好頭上。這時他可能會發現,如果開始時用一個小遊戲讓大家玩起來,那他就不用關心別人有沒有關注自己的問題,或者用一個問題引入,引起大家的好奇,讓大家都渴望得到答案,他的發言就會進展得很順利;再或者講一個小故事,將大家帶入進來,這樣大家就很容易集中精力聽下去。當孩子的注意力都在「如何開好頭」,並且能夠找到辦法時,他就不會緊張了。
【結論】
總之,第一步需要做的是聚焦,通過觀察,將注意力不集中問題聚焦為一個具體、可改變的行為;
第二步,植入「暫未獲得」的信念,讓孩子相信他只是暫時沒有獲得這種能力、暫時沒有找到辦法,如果他找到辦法、獲得這種能力,就能改變他的注意力情況;
第三步,問如何獲得,和他一起找到辦法去嘗試。當孩子在嘗試中體會到成功時,才能真正根除「我做不到」的想法。
方法4:換框法:把「因為……所以不能……」改成「雖然暫時不能,但是你能,因為……」。
【案例】
孩子在學習中經常會有「跟不上」的情況,有的是因為老師講得太快了;有的是因為沒上學前班;有的是因為剛上初中,學習內容一下增加很多……面對這種情況,常常會有人來給家長支着兒:「不要着急,順其自然就好,強扭的瓜不甜。」
每次聽到這種支招兒,我都會很着急。什麼叫「順其自然」?如果說這個本來應該是圓圓的西瓜,有人在外邊加了一個方形罩,讓它長成方方的西瓜,改變了西瓜的天性,這個叫不順其自然;如果說這個瓜沒長熟,有人把它拽下來,這叫強扭的瓜。但是如果這個瓜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需要掐尖的時候、需要除草的時候、需要為它施肥的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做,卻說是要「順其自然」,那這個瓜肯定是不能茁壯成長的。
當孩子因跟不上學習而飽受挫折,需要我們給他適當支持的時候,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只說要「順其自然就好」,這種陪學是不夠用心的,孩子接下來也難以取得優異成績。
還有一種陪讀比這個「順其自然」更可怕,就是用自己的方法來管理孩子,為孩子做很多事,但卻不關注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這種陪讀看起來很勤快,但是沒有用心思考,缺乏內在的智慧。這種家長往往會說「這孩子怎麼管都不聽,嘮叨他一百遍他都聽不進去」。其實我特別想問的是:嘮叨他一百遍都不聽,幹嗎還要嘮叨一百遍呢?嘮叨三遍不聽,作為家長就應該去找新的方法了吧!
【心理學原理】
摒棄不可控,強調可控。
我們要去思考對孩子來說什麼方法是真正有效的。
當我們跟孩子說「因為你沒上學前班,所以你跟不上」。這個「因為……所以……」的句式,是一個定性的句子,我們把原因說得很確定了,好像沒有辦法可以改變,那麼「所以」這個詞後面的結果,就像是必然結果,更沒有辦法改變。
這句話中絲毫沒有可以改變的地方!
「因為」的部分,改變不了,「所以」的部分也改變不了,那我們說這句話有什麼用呢?只會給孩子貼上一個負面的標籤。
要想改變,我們就要把這個句式的框架結構打破,換成新的句式。
打開它的框架結構,把前面的因為去掉,在句子的後面加因為,說「雖然你沒上學前班,但是你可以跟上,因為……」,在「因為」後面加上能讓他跟得上的方法。
比如「雖然你沒上學前班,但是你能跟上,因為我們可以把每一課都先提前預習一遍,這樣上課就輕鬆多了」。
實際上這句話講的是,因為可以做預習,所以就能跟上,這樣就改變了因果關係。
或者「雖然你沒上學前班,但是你能跟上,因為你在家裡可以多做一些練習」。
這句話其實是說,因為你可以多做練習,所以你能跟上。
所以,要想讓「跟不上」的孩子成功逆襲,就要打破原來的句式框架,把負面的「因為……所以……」,改成「雖然有困難,但是你可以做到,因為……」,後面的部分就是要採取的行動,是能把控的部分。
【怎樣使用換框法】
比如:「孩子剛上初中,學習內容一下增加了許多,所以跟不上。」
這是一個穩固的負面因果關係。
初中學習內容太多是實情,「所以跟不上」好像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一樣。
如果這樣去說,那麼這個孩子也許就真的改不了。
換成新的句式:「雖然剛上初中,學習內容一下增加了許多,但是你可以跟上,因為……」
後面我們會找什麼樣的方法呢?
一個剛上初中的孩子,當學習內容變多的時候,他需要為這個變化做哪些改變和準備呢?是要改變學習方法,還是學習習慣?或者學會時間管理……仔細思考一下,跟孩子一起去探討,然後把這個方法給他填上。
【結論】
當孩子在某個方面「跟不上」時,我們一定要做個真正勤快的園丁,打破「因為孩子怎麼樣,所以他跟不上」的框架,換成「雖然孩子怎麼樣,但是他可以跟上,因為……」這樣的句式,在「因為」後面去找方法。
當我們引導孩子找到了方法,他自己迎頭趕上的時候,其實也在心裡留存了一種信念,就是「我只要找到方法,就能夠跟上」,這樣孩子才會有勇氣,以後他就不會再怕挫折。
擁有這種信念的孩子,有再多的「跟不上」,他都能反敗為勝。
這個方法對於成人來說一樣適用,成人在攻克某些難題時不妨也用這樣的句式問問自己。田宏傑教授就用這個方法給掉了普通話不標準的毛病。
方法5:找原因·引導孩子從失敗中獲得力量。
【案例】
我們都知道,當孩子在學習中考試失利時,一定要先幫他找到原因,然後再找解決方法。
可是當我們去問孩子「為什麼沒考好」時,孩子常常會說「我不知道,你說是什麼原因呢」,或者找一些沒有用的理由來搪塞。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問的「為什麼」像矛一樣指向孩子,他才會用盾來擋。
當家長問孩子:「你為什麼沒考好啊?」這個為什麼具有很強的指責的力量,孩子聽了是什麼感受?
如果把我們的問句外化成身體的語言——一位媽媽叉着腰,伸出一隻手來指着孩子,問:「你為什麼沒考好?」能想象出媽媽的樣子嗎?伸出來的手就像一支長矛,直直地指向孩子。
孩子會怎麼辦?當孩子感受到媽媽指責的力量,本能地要豎起一個盾,把這個矛擋回去。
所以孩子一定會逃避,他會說他不知道為什麼,或者因為他肚子疼,或者因為別人怎麼樣,總之不是他的錯。
這時我們要怎麼辦?
先要轉換站位,別和孩子站對面,而是和孩子站在同一方向,一起看着卷子說:「這個成績不夠理想,我們來找找原因。」
這就好辦了,我們跟孩子是站在一起的,一起來看卷子、看成績。
這樣,我們沒有用矛指向孩子,那孩子就不需要用盾來防禦,所以孩子會跟我們一起來找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
【心理學原理】
合理歸因才能促進行為的改變。
心理學家韋納(Bernard.Weiner)將找原因的過程稱為歸因,他從三個維度對歸因進行了分類:第一個維度是向內部歸因或外部歸因,第二個維度是穩定性歸因或不穩定性歸因,第三個維度是可控歸因或不可控歸因。
第一個維度:內部歸因或外部歸因。例如,具體到孩子考試這件事上。孩子說沒考好是因為「老師題出得太偏」,這是外部歸因。如果孩子說,「我考試前沒有複習到這一點」,這是內部歸因。兩種歸因對後續行為的影響是什麼?如果是外部歸因「老師題出得太偏」,這次沒考好,不是自己的原因,可能會讓孩子心裡好過一點,不必自責。那下一次考試前孩子有沒有擔心呢?孩子當然會擔心,「哎呀,不知道這次考試老師會不會還把題出偏」,甚至孩子會有些迷信行為,叨念「老師一定要考我會的、一定要考我會的」。這就麻煩了,他心中不僅擔心考試會不會的問題,甚至還有考前焦慮。所以,面對失敗時,外部歸因可以減輕孩子當時的痛苦,但是對於孩子長遠的能力提升是沒有用的。
如果把這句話變成內部歸因呢,「我考前沒有複習到這一點」。這次考試因為他考前沒有全面複習而失敗,這會讓他當時挺難過的,但是下一次,孩子一定會想:「我來看看,我怎麼能夠複習得全面。」想要轉敗為勝,內部歸因才有用。
第二個維度:穩定歸因或不穩定歸因。如果說「我解應用題的能力不行」,這是穩定歸因。如果說「這個應用題我暫時不會答,但是如果我學會了它的答法,下次一定會」,這是不穩定歸因。這就是我們在怎樣根治各種「我做不到」一節中所說的「暫未獲得」的信念,我只是暫時沒有獲得這種能力,如果我學習了、獲得了,那我就可以做好,這樣孩子便有了改變的動力。所以失敗時用不穩定歸因比較好。
那成功的時候,用不穩定歸因還是穩定歸因好呢?如果孩子說,這次考試考得好是運氣好,那就是不穩定歸因。如果希望這次的成功經驗讓孩子更有信心,希望它對以後的考試也有用,就要把這次的經驗變成穩定歸因,這時你一定要接着問:「很奇怪,我發現你上次、上上次考試考得都不錯,看來你運氣一直很好,你是怎麼做到運氣好的呢?」這樣孩子就會琢磨:「哦,考試之前我總是全面複習,考試題總是在我會做的範圍里,所以我每次都運氣好。」有沒有發現,這樣就把這個運氣好變成了穩定歸因?所以成功時,多用穩定歸因,讓成功的因素髮展成為一個可以穩定下來的品質,那樣就會有效促進孩子的發展。
第三個維度:可控歸因或不可控歸因。大家回想一下,前面內容中講到的聰明和努力,哪個可控,哪個不可控?當然聰明是先天的能力,不可控;努力是後天的,可控。「因為我能力不行,所以跟不上」是不可控歸因,「如果採用恰當的方法,就可以跟得上」是可控歸因。「運氣」是不可控歸因,但「全面複習」是可控歸因。可控歸因太重要了,它是歸因中的核心因素。
如果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是不可控的,孩子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去改變時,那麼這種歸因是沒用的。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把它變為可控歸因,孩子才能採取後續的行為。
如果孩子說考試沒考好,是因為考試前老師讓補的作業太多了,沒有時間來複習。這時我們怎麼辦?要不要說「都是你平時作業沒有按時做好,所以考試前要補作業」?不行!我們要問孩子,「那下次考試前可不可以跟老師說,讓他少留點任務,這樣你就有時間充分複習了。」孩子一聽就會否定,說這不行,這時我們才說:「那你下次就得早點準備,說不定下次考試前老師還留這麼多任務,可得先想好了,要怎麼來應對。」不用直接講方法,給孩子留一個問題、留一點時間讓他去琢磨,去找辦法。
【結論】
歸因就是找原因,而找原因的真正目的是找方法。
找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要用指責的語氣問「你為什麼考得不好」,而是要說「這次考得不夠理想,我們看看原因是什麼」。
帶領孩子找到原因後,不要去評價對錯,要順着孩子找到的原因往下走,將外部的原因變成內部的原因。
失敗時做能力的暫時性歸因,而成功時要將成功因素髮展為穩定的品質。
重點是原因是否可控,要看看孩子找到的這個原因中他自己可以做的部分是什麼,把這個掌控權交到孩子手裡,這樣,就能讓孩子從失敗中獲得力量。
方法6:征服·讓孩子從困難中獲得自信。
【案例】
當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孩子會痛苦,會止步不前,作為家長我們要怎麼做呢?要不要去安慰他說「孩子,你已經很棒了,孩子,媽媽覺得你很不錯,你在媽媽心裡是最特別的」,或者「可能是任務留得太難,是你們老師要求過於嚴格」。這樣說好,還是不好?不好!遇到困難卻選擇逃避反倒會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上變得無能,沒有力量去改變。下一次,再遇到這種事情,他還會不自信,還會逃避。
不管是對於人類,還是對於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來說,困難(也可以說是挫折)都是成長中必要的因素。就像蝴蝶,它要破繭而出也是特別難的,需要很長的時間將身體從繭中一點點掙扎出來。如果我們看着心疼,去幫助它,用剪刀將繭剪開,那這隻蝴蝶的翅膀就不會打開並伸展開來,它就不會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因為蝴蝶從繭上的小口掙扎而出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它要通過這一過程將體液從身體擠壓到翅膀,這樣它才能在脫繭後展翅飛翔。
孩子也一樣,在完成一項任務中遇到困難時,需要直面困難,找到辦法去解決,才能獲得征服感,從而發展出完成這項任務的能力,並且對自己以後能夠勝任這項任務有信心,這就是教育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原理】
心理免疫機制。
我們可以想一想孩子的學習歷程,找一件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想想是不是有一次面對一項困難的任務時,他開始有點退縮,不想做,但是在我們的鼓勵下,或者他給自己加油後,找到了辦法,堅持了下去。當他完成時,他很自豪。我們來看看這件事的發展過程有什麼特點。這件事對孩子來說,一定不是很輕鬆就能做到的,這件事一定是讓孩子突破了原來的限制,他以為自己做不到,但是他做到了,在他獲得了征服感的同時,他以後再做類似的任務也會更有信心,這個才是真正的自信。
所以,真正給孩子力量的,就是那段曾經的挫折或者壓力。當跨越挫折後,獲得的那份征服感是非常寶貴的,它會增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做到。孩子現在想起那段挫折經歷會覺得很寶貴,但當時身處其中一定不好過,會很挫敗、很痛苦,這時我們就要特別珍視他這個痛苦的情緒,要鼓勵他迎頭直上,只要他能夠做到一次,他對這件事情就有了征服感,而一旦有了征服感,覺得自己能做到,下一次再遇到相關的事情,他就有辦法去應對了。
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將這個過程稱為心理免疫。這就像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一樣,如果我們的身體遭受到病毒的攻擊,身體就會調動力量把病毒包圍住,殺死它。而且在這個包圍病毒的過程中,身體會產生新的應對這種病毒的機制。我們打預防針就是這樣的過程,打一種微量的病毒進去,讓身體在消滅這種病毒的過程之中建立一個防禦機制,那麼等它以後遇到更厲害的病毒的時候,身體就可以有方法、有經驗去應對。
所以,孩子在成長中跨越挫折的成功經驗特別重要,這些成功經驗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以後再遇到困難時他便更有信心。
【怎樣使用心理免疫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成功」不是那麼明顯,不是一下就能看到的。這就需要父母理解孩子行為的兩面性,理解他想學和不想學的想法是並存的,勇敢和怯懦的力量是並存的。只有理解了孩子的兩面性後,我們才能在看到孩子不想學和怯懦時做到不着急,我們才能細心地去觀察他心裡那個想學的力量、勇敢的力量是怎麼長成的。
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戶外拓展,有一個高空項目——跳斷橋。在空中五米高的地方,兩個橋面中間斷開,間隔一米,孩子要從一面跳到另一面,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跳一米遠不是問題,但是在五米的高空跳,就很有挑戰性了。輪到一個孩子時,他站在上邊一直遲疑,不敢跳,下面的同學給他大聲加油,10分鐘過去了他都沒敢跳,最後灰溜溜地下來了。這時我們要怎麼對他說?要不要說「你怎麼那麼膽小,別人都跳了,怎麼就你不敢跳」,或者「沒事,第一次都這樣,下次就好了」。這些話都不行。這時我走過去跟他說:「嗯,這次沒敢跳哈(回應他的現狀),但是我很欣賞你的勇敢!」(那個孩子用很納悶的表情看着我,他一定在想:我站了10分鐘都沒敢跳,怎麼會勇敢?)我接着說:「我看到你在上面有些緊張,當時你一定恨不得馬上下來吧?但你又很想跳過去,雖然你很緊張,可你卻在上面堅持了10分鐘,這10分鐘裡你一定是用了好幾種辦法給自己加油,試圖讓自己跳過去,是嗎?所以,孩子,你真的很勇敢。我相信下次,或者下下次你一定能過去。」這個孩子一聽,胸脯就挺起來了,他明白了自己不敢過去,卻堅持了10分鐘,就是自己的一次征服經驗呀!孩子面對目標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達成的,中間也許有很多這樣的過程,我們要看到這個過程,強化這個過程,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這樣孩子才會有征服感。
而小學階段就是孩子建立起學習信心的階段,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一項能力上最初表現不好。比如,孩子剛開始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會有點牴觸,但是也一定有那麼幾次,他做到了成功地管控住了自己,沒有走神,做到了集中注意力。這個經驗對於之後的學習就特別重要,他會把這次應對注意力不集中的經驗,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
【結論】
自信心不是父母夸出來的,不是憑空產生的,一定是在一步一個腳印、一次一次征服的過程之中培養起來的。所以我們家長不要憑空地說要培養孩子的信心,夸孩子「是最棒的」,這種誇獎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實際用處。因為沒有事實根據,當孩子面對一件大事發現他做不到的時候反倒受的打擊更大。真正的自信是在一步一步挑戰任務、挑戰自己能力極限的過程之中不斷獲得的。
當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向成功邁進了一步的時候,這種經驗就像給他打了一針防疫針,會讓他以後面對類似的事情時有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夠解決,這個才是真正的自信。陪伴他的這個過程會很慢、很難,但是我們要想到那隻破繭而出的蝴蝶的真正需要,想到是孩子成長的真正需要,從現在起,帶領孩子去征服困難,建立強大的自信心。
二、如何培養內驅力
作者分享了5個方法。
方法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內在好處。
【心理學原理】斯金納箱——一個行為只有得到好處,才能堅持下去。
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一個行為只有得到好處,才能堅持下去。如果這個行為沒有好處甚至得到了壞處,那它就不可持續。
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用鴿子做過一個實驗。他專門做了一個箱子,叫斯金納箱。他把飢餓的鴿子放到這個箱子裡,由於這些鴿子都很飢餓,一進去就到處亂啄。它們啄別的地方都沒有反應,但是只要啄到箱子裡的一個按鈕,一顆食丸就會出來。鴿子開始還不懂,吃完這顆食丸後會繼續亂啄,等它下次又啄到這個按鈕的時候,又有一顆食丸出來,幾次之後鴿子就學會了,如果餓了,直接啄這個按鈕,就會得到食丸。因為啄按鈕的行為會有好處,所以鴿子啄按鈕的行為就會被強化,鴿子就會自動、自發地去啄這個按鈕。反過來,如果每次鴿子啄那個按鈕之後什麼反應都沒有,鴿子還要不要繼續啄按鈕?肯定不會。如果鴿子每次啄了那個按鈕,不但沒得到獎勵,反而遭到一次電擊,會怎麼樣?鴿子就會逃避那個按鈕,離它遠遠的。
根據這個實驗,斯金納提出:如果一個行為能得到好處,那麼這個行為就會堅持下來,這就是強化。如果因為一個行為得到了壞的結果,這個行為就不會再發生,這就是懲罰。
【案例】:做完作業能自由支配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內在動力);完成任務能收穫由衷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內在動力);做完作業可以玩手機/iPad/吃糖/旅遊(外部動力);作業做得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篇讚揚(外部動力)。
這裡先插一句,外部動力有害,不宜使用;要多用內部動力。
【結論】:進化論認為用進廢退,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認為行為有好處才能保持,所以要想讓孩子形成好的行為習慣,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看到、體會到這個行為有什麼好處;要想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也要看看這個不良行為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好處,滿足了孩子什麼樣的需要,這時大人再找到一個恰當的替代性行為來滿足這個好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方法2:激發內部動力,杜絕外部激勵
【案例】
①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了張打卡表,孩子每學習半個小時就打個勾,一周下來有幾個勾就獎勵幾元錢。開始管用,後面越來越不起作用,孩子逐漸懈怠,父母不能忍受,聲稱不學習就不給錢,孩子跟着情緒對抗,聲稱再也不學習了。
②家長說做完作業可以看電視/玩iPad/打遊戲/吃糖/吃大餐/出去玩……
③學習好能得到讚揚、物質獎勵、好的名次。
這些都是外部激勵,全部有害。
【心理學原理】
德西效應——一個人進行愉快的活動時,給他提供外在獎勵,反而會減少該活動對他的內在吸引力。
決不能隨意使用外部動機,要珍視和強化內部動機。
【什麼是內部動機】
內部動機就是孩子真正完成了某件事、學會了某種技能、學懂了某些知識、掌握了某些本領、提高了正確率等,由此而帶來的由衷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所有好處都是這個行為本身帶來的,而不是家長賦予的。
【正確做法】
一是找到學習的內在好處。比如看到孩子認真學習,不要空洞地誇獎「寶寶你真棒」,而是觀察認真學習的內在好處是什麼,比如是不是做題更快了、學會檢查後正確率更高了、搞定了之前搞不定的背誦,然後把它指出來、明確告訴孩子,比如:
媽媽看到你剛才學習很認真,果然做題快多了——讓孩子明白專心學習能提升速度。
剛才是不是偷偷檢查作業了?正確率這麼高——讓孩子明白檢查作業可以提高正確率。
哇,你的堅持收穫了回報,這麼難背的課文你都背下來了,往後再難的事情只要你堅持一定能攻克——讓孩子明白只要肯堅持就能成功。
二是給予物質獎勵的時候,要將外在獎勵的原因引向內在好處。物質獎勵可不可以?不太推薦。如果非要用的話,也要用得有技巧,並且強化獎勵物與學習行為之間的關係。比如,不能說「你考得好,媽媽帶你吃大餐」,考得好和吃大餐本身沒有關係,而是要說:「看到你考試前就好好複習,努力準備,把知識複習得很紮實,還真的取得了好成績!這段時間學習累了吧,帶你去吃大餐,犒勞一下自己。」這樣孩子就明白了,好好複習這個行為有用,能得到好成績,這個才是內在好處。吃大餐是對自己辛苦複習的鼓勵,它的作用只是加強了喜悅感和成就感,這樣也會讓孩子感受到你是關心他的,而不僅僅是在乎他的成績。
【結論】
家長要去用心【觀察】,找到孩子行為的【內在好處】。只有真的看到了孩子的哪個行為有好處,【說出來】給孩子聽時,孩子才會信服,去相信這個好處、接受這個好處。
方法3:目標分解|讓學習像玩電子遊戲一樣上癮
【案例】
父母都會給孩子定目標。
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定的目標要麼不顧眼前實際,要麼只是給出目標但不給出實現路徑,也不幫小孩分解成小目標,讓孩子很無力。
這樣的目標是不會產生激勵效應。
比如:
父親跟兒子說:「兒子,你努力學,期末考試如果能進前20名的話,爸爸就滿足你一個心愿,啥都行!」
【心理學原理】
這個目標有3個困難。
第一個困難就是目標太遠。到期末考試,考得好,爸爸才可以滿足一個心愿,孩子在平常的學習中總是得不到及時反饋,每一天的努力好像都得不到好處。行為主義說,一個行為想堅持下去是一定要有好處的,如果這個好處是在幾個月以後、100多天以後才能夠得到的話,行為就沒法堅持下去。我們能不能跟一隻小狗說,去練習把球找回來,一個月後給你吃肉骨頭?
第二個困難就是目標設定得太高。這個努力的目標其實很難達到,好像孩子需要每天都拼盡全力去學習,成績才可以提高。但是「拼盡全力」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如果孩子第一天沒有做到,那他心裡就會對自己失望,內心會有些沮喪,他會想着第二天一定努力達到「拼盡全力」的狀態。結果第二天又沒達到,他在心裡又給自己打了一個叉,孩子的努力行為如果每天都被打叉,那孩子就會覺得他做不到。如果他每一次挑戰目標的行為都是失敗的,他就會認為自己永遠做不到,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第三個困難是目標太空洞,沒有清楚的行為支撐體系。看起來從前30名進步到前20名是很具體的目標,但是孩子到底如何才能達成目標呢?他可以通過哪些行為達成目標?如果行為體系沒有建立好,而孩子心中只是抱持着這個模糊的提高成績的目標,孩子反倒會沒法安心學習,也不知道如何行動,那當然就沒有辦法取得好的成績。所以,有些簡單的目標,只是看起來容易接受,但實際上因為沒有清楚的行為體系做支撐,完全沒有達成的動力。
電子遊戲在設計上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個困難。
為什麼孩子容易痴迷於電子遊戲?因為電子遊戲在這三個目標問題上處理得特別好。
第一,電子遊戲一定不會把目標設定得太久遠。它會把一個終極目標分解成很多個層級的小目標,讓孩子一級級地過關,每過一關就有一個反饋告訴孩子,「呀,你又過了一關,真的好厲害!」在每一關里,孩子的行為都能得到及時反饋。
第二,電子遊戲裡每個階段的小目標不會特別難以達到。我們給孩子設定的目標,常會遠遠高於孩子的現有水平,孩子努力後仍然達不到,而家長再去批評他,這個行為要求就沒有了彈性,只要他做不到就會受到批評,他又沒辦法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電子遊戲不是這樣,電子遊戲中孩子進到某一關時,如果有一個技術處理得不好,就不能升級,但是遊戲環節中的設計會讓他重複地打這一關,過了這一關後,下一關的水平比這一關的水平會提高一點兒,孩子再努努力就又能打過,所以孩子總是能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一點點提升,因此而獲得滿足感。我們把這種目標看作是孩子最近發展區內的目標,就是高於孩子的現有水平,但再努力一點點就能達到的水平,這樣的目標才是好目標。
第三,電子遊戲裡的目標不會太空洞。電子遊戲就是把一個終極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闖關目標,而且每一關需要哪些能力、怎樣獲得這些能力,都會做出細緻的規劃。比如這一關要打敗一個中型怪獸,打敗它需要三種能力,這三種能力需要在做計劃、過斷橋、采蘑菇、搶金幣、打怪獸、交換武器等各類行動中獲得,只要這些行動每一項分別訓練的話,那麼孩子的分值便會不斷升高,最終達到打敗怪獸的目標。正是因為電子遊戲能夠在目標設定中解決這三個問題,所以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非常努力,非常快樂,非常上癮。曾經還有一個小朋友興奮地告訴我,有一個遊戲他打了近三個月終於通關了,而且他發現最重要的通關方法是他要分配人物角色,每個角色負責不同的任務,這樣才能成功。遊戲給孩子一個校準行為策略的機會,等他校準好後就能看到自己技能的提升。
【怎樣使用目標分解】
回到開始的例子:怎樣把孩子的成績從前30名提高到前20名呢,能不能讓學習像玩電子遊戲一樣上癮?
那就要把學習目標拆分成像電子遊戲一樣的多個層級小目標,每個小目標都不太難實現,每個小目標行為中都有及時的反饋,吸引孩子一點一點地去完成。
第一,一定不要把目標設定得太遠、太長久,要有及時的反饋。可以把期末目標分拆成每天的小目標,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可以每天做50道口算練習,可以每天複習一篇前面學過的課文。並且記錄每天每個目標的完成情況,讓孩子得到及時的反饋。
第二,設定的目標一定要讓孩子感覺稍微使點勁就能夠達到。那位爸爸可以把目標換成:每天要鞏固一課的生字,做到拼音、筆順都正確,會寫、會組詞。每周下來,再複習整周鞏固的生字。把這些作業列成一份清單,做完一項就打上鈎。我們設定的目標,如果孩子通過努力都能達到,那就是好目標。
第三,目標一定不能空洞,要建立有效的支撐行為系統。要分學科制訂行為系統,保證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反饋,當孩子達到了那些行為小目標後,就會順利完成那個最大的目標。比如把總名次提升的目標變成語文、數學和外語各科提升多少分。外語也是一樣,把它細分為單詞、課文和句法分別要達到什麼目標,再把其中的句法細分到每一課的句法中,每一課的句法學習,可以分成三天完成:第一天讀熟句子,了解句法結構;第二天會背這些句子,並標示出句法結構;第三天用這個句法結構變換內容,輕鬆運用。如果每一課的目標都達到了,那麼期末英語的句法結構就能掌握得很好了。句法結構、單詞、課文都掌握得好,外語成績自然就好。如果外語、數學、語文成績都好,期末的名次自然也會提升。
【結論】
所以我們在制定目標時不要籠統地做一個高的、遠的、空洞的目標,孩子達不到,會很沮喪,且失去興趣。而是要制定一個分層次的、符合孩子現有水平而且有彈性的目標,同時要為這個目標制訂行動體系,那這個目標才是有效的。在每一天的學習中,不要讓孩子總是盯着最後的那個成績目標,而是要去完成每一項具體的行為目標,這樣孩子才能有有效學習的驅動力。
方法4:心錨法|讓成功經驗在心裡打上烙印
【心理學原理】
事件本是客觀,一切隨心而動。
一件事情和恐懼、厭煩的情緒建立聯結,以後看到這件事就會有恐懼、厭煩的情緒;一件事和幸福的情緒建立聯結,那麼以後看到這件事情就會有幸福的情緒。
心理學上把這種事件與情緒建立聯結,通過事件可以喚醒情緒的方法叫作心錨法。
【案例】
下雨天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情。
但是田宏傑教授卻特別喜歡雨天,每到下雨天,她有一種喜悅感。
為什麼呢?
小時候,田教授的爸爸媽媽是做家具的,他們總是很忙,但是一下雨,整個村子都會停電,這時候爸爸媽媽沒有辦法幹活,他們就會買來肉,全家人一起包餃子,非常歡樂。所以對田教授來說,下雨天就和那個全家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感受相聯結了。以後不管什麼時候,一到下雨天那種幸福的、美好的心情就會被喚醒。
【怎麼使用心錨】
第一種方法:「觸景生情」
要想避免學習行為跟壞的情緒建立聯結,就要讓學習行為跟好的情緒建立聯結。
比如孩子坐在桌前學習的時候,如果我們總是坐在旁邊對孩子批評、指責,讓他內心產生愧疚或者害怕、厭煩的情緒,多次以後,坐在桌前學習就和這種負面情緒建立了穩固的聯結。
以後孩子一坐在桌前學習,他會有什麼樣的情緒?
估計家長沒開始批評、責罵,他就已經體會到了那種厭煩、害怕的情緒而無法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去指責他,如果真的需要跟他講道理,也要在學習之前或者學習之後,當心情平靜的時候和他一起找辦法。
怎樣建立好的聯結呢?
比如今天孩子學習很投入,我們可以很輕鬆地走過去,跟孩子說:「你學得很用心,一會兒做完這部分題就出來,媽媽買了水果給你吃。」
剛才孩子體會到了什麼?
他體會到了那種輕鬆的心境和對他溫暖的愛。
如果他每次坐在桌前學習我們都帶給他這種感受,那以後孩子往桌前一坐,這種心境就有了,孩子就會莫名其妙地喜歡坐在這兒,很輕鬆、很溫暖。
這種愛的溫暖感就會帶來力量,讓孩子更能夠掌控好自己的行為。
第二種方法:錨定成功體驗
在孩子克服困難、終於獲得成功的時候,要為他的成功體驗設定一個心錨。
比如孩子在運動會200米的比賽中得了第一名,他覺得這個成功與自己的努力練習是分不開的,當他內心體會到自己的強大力量時,我們要通過語言或者一個動作把這個力量感錨定住。
我們可以握緊右拳,對孩子堅定地說:「耶!」
每一次孩子取得成功、體驗到力量感時,我們都可以握緊右拳,用堅定的語氣說:「耶!」
那這個心錨就設定了。
下一次當孩子面對困難,覺得不能再前進一步時,我們可以先跟他回顧他上一次取得成功的過程,然後握緊右拳,對他堅定地說:「耶!」
這樣,孩子的內心立刻就會調動起那個強大的力量感,他就會有信心、有力量去克服困難。
這一招在我們家常用。
我太太的朋友圈裡還有我教小堅果捏緊拳頭喊「我能行,我能做到」的視頻,本次分享的開篇我也舉了相關例子。
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在孩子成功時,通過一個典型的動作,就為他的成功體驗設定了一個心錨,下次遇到困難時,通過這個動作就會調動出成功體驗,獲得力量和信心。
這個動作只要比較好做,又比較特別就行,比如使勁握住拳頭,或者拍一下左肩的某個位置。
只要在強烈的情緒體驗下,將這個動作與行為建立聯繫,那下一次需要時就可以通過這個動作調動這種體驗。
【結論】
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甚至有一些坎兒孩子會覺得怎麼都過不去,這時我們再怎麼勸都很難有用。
所以一定要在平時,在孩子經過各種努力後成功的時刻,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把這種勇氣和力量錨定住,那麼當他遇到困難時就可以調動這些成功的經驗,體會到力量感,就有信心去挑戰任務。
這兩種樹立心錨的方法不但在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有用,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試試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5:隱喻法|講故事,打造學習願景
【案例】
一位媽媽帶孩子找田教授做諮詢,孩子成績不好,新學期初本來下定決心要改變,但是堅持到期中考試,成績都沒有提高,孩子很灰心,大家都動搖,不知道努力是否會有回報。
田教授花了3分鐘講了「毛竹4年只長3厘米,第5年六周長15米」的故事,給孩子和家長巨大衝擊,重新恢復信心。
這裡先澄清下,毛竹的故事是心靈雞湯哈,並不是真的,果殼網專門闢謠過:https://www.guokr.com/question/561617/
但是不影響故事的力量。
【心理學原理】
講大道理過於抽象,聽着無感覺。但是以故事、經驗為基礎的形象思維才能夠更好地觸動人的情感,打造願景,幫助人前行。
在案例的交談中,田教授是用竹子成長的故事,來隱喻我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用竹子紮根來隱喻我們要打好基礎,並讓孩子相信有付出必有收穫。這種隱喻法在孩子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把道理根植於孩子的心靈深處。、
【怎樣使用隱喻法】
怎樣保證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講的故事有用呢?
我們需要先問清楚自己三個問題。一是講什麼樣的故事?二是什麼時候講?三是用什麼樣的心境來講,要達到什麼目的?
第一個問題:講什麼樣的故事?講我們自己相信的故事。必須是我們自己相信的,只有這樣,講故事時的語言、語調、停頓,講故事的神態、動作,甚至眼睛中放出的光芒,才會讓孩子體會到一種力量,孩子才會真的信。如果只是網上隨便找來的故事,自己都沒好好體會,只是為了說服孩子,那麼講給孩子聽時,孩子就不會信服。
我有個很深刻的體驗,因為小時候我沒有機會讀很多書,到上了大學發現身邊的同學都那麼有見識時,我內心一度覺得自己很不足,很羨慕別人,所以就每天刻意多看書,沒想到,這讓我養成了特別好的閱讀習慣。所以我就特別相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我們家孩子上小學之前在幼兒園基本沒有學習小學文化知識,所以她一上小學時,很難適應,寫字、學拼音都很困難,這時我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給她聽,因為我相信這故事中的道理,所以她也相信。後來,她一直在努力地追,真的就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孩子就會對這個故事中的道理越來越相信,以後再遇到什麼困難她都不怕了。其實這就是最早的生涯教育,不要等到上高中後才做生涯教育。
第二個問題:什麼時候講?一定要到孩子遇到問題時一本正經地講給他聽嗎?
不是的,要在生活中很自然地講給他聽。
比如有一天和孩子在陽台種花,當我們把花籽埋下去,要在上面蓋厚厚的一層土的時候,孩子就會問:「媽媽,你為什麼要蓋那麼厚的土?」我們可以說:「你看啊,這粒種子種下去,如果我們不蓋土的話,小苗從種子裡一出來,就想馬上成長,它太急着長高,就會長得特別細,等以後它要開花時,莖細細的就沒有辦法支撐一朵大大的花。所以現在呢,我們要在上面蓋一層土,小苗長出來的時候,上面有很多的土壓着,小苗要想突破土的壓力,它一定得讓自己長得又粗又壯才行,所以你到時看,當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就一定是一棵又粗又壯的小苗。孩子,生活中也是這樣,雖然媽媽希望你生活一帆風順,但壓力對你的成長也有好處,你在生活中也觀察一下自己是怎麼在各種壓力下破土而出的。」
這時孩子完全沉浸在小苗的故事中,體會着小苗的力量,他當然不會覺得我們是在講道理給他聽,所以他在心裡不但不會牴觸,反而會全盤接受。當孩子下次遇到有壓力的事情時,他就會對壓力表示歡迎。
所以什麼時候講?一定要找準時機,在生活中把這個故事自然而然地加進去,等到學習時拿來用,這種隱喻的力量才會強。
第三個問題:用什麼樣的心境來講,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講這個故事只是為了讓孩子聽了以後立刻開始學習嗎?
不是。
這個故事應該是一個寓意更加深長的故事,應該是有生命啟發的故事,所以不是聽完後立刻讓他去行動,而是要在他心裡埋下種子,在心裡發力的。
所以不能給孩子講威脅性的故事,講故事的主人公很傻,沒做對事,所以沒有好結果;而一定要講那種主人公有力量、有智慧的故事,孩子才能學到智慧。
比如,你發現孩子做事、寫作業總想往後拖,可以講寒號鳥的故事給他聽。
「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這個故事寓意很好,但是目前的指向不對,只講了寒號鳥怎麼愚蠢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再接着講寒號鳥這樣做不好,它的朋友小喜鵲就非常聰明、有預見性。
小喜鵲發現天冷了,知道寒冷的冬天要來了,所以在秋天就把窩做好了,等冬天到來的時候,它才能和孩子在窩裡面暖暖地曬太陽。
然後和孩子討論怎樣才能有預見性,為事情做好準備。比如我們發現孩子運動會報名參加了100米跑的項目,而他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練習了,可以說這就是預見性。「孩子,你很棒,你前面做了充分的準備,運動會上一定能跑出最棒的成績!你這么小就會做計劃了,太有預見性了。來,快期末考試了,咱們一起看看怎樣為期末考試做好準備吧。」講了一圈故事,這就轉回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上了。
所以,講故事的時候,不要講誰做得怎麼不好,怎麼失敗的,而要講那個有力量的主角是怎麼成功的,為孩子在心裡打造一個通向成功道路的願景,孩子才會更有動力。
用隱喻法講故事,會更容易通往孩子的內心,更能夠去打造學習願景。要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把故事講給孩子聽,要講那些我們自己相信的故事,能打動自己的故事才會打動孩子,才會更容易根植到孩子的內心。不要講威脅性的故事,要講智慧的故事,讓孩子內心充滿力量。
三、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作者分享了6個方法,我重點介紹其中4個,因為清單法和思維導圖是類似的,都是把要做的任務列出來,完成一個劃掉一個,而清單法又在20秒啟動原則里講了,所以清單法和思維導圖法我不再專門講解。
方法1:20秒原則。
【案例】
我們發現孩子玩玩具、看電視總是很樂意,但是從這些事務中抽離去搞學習總是很困難。
甚至開始學習之後,半天靜不下心來,沒法進入學習狀態。
為什麼?
實際上,孩子要想啟動一項學習任務,需要大腦神經在一定程度上興奮,完成這個與學習任務相關的神經通路間的連接。
如果一件事情在啟動神經通路時所需要的能量很少,那麼這件事就很容易開始;如果一件事情啟動它所需要的能量比較多,那麼這件事情就比較難開始。
這就是20秒法則:啟動所需能量的時間越短,事情越容易開始
【心理學原理】
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發現,當一件事啟動時所需要的時間超過20秒時,這件事就會很難啟動。
比如現實生活中,我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很容易,因為往沙發上一坐,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立刻就做到了,這樣的事就特別容易啟動。
但如果我們去跑步,之前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像找運動衣、換衣服、換鞋、找鑰匙、帶手機,這些事情遠遠超過20秒,就太難啟動。
所以即使我們下定了很多次決心要開始跑步,依然很難做到。
根據這個原則,如果一件事情我們想要快速開始,就要將它啟動所需要的時間變短。
比如要想培養閱讀習慣,我們就要先選中一本很想看的書,然後放在桌子上或沙發邊,讓我們一坐在那兒「順手」就能拿起這本書看,如果能做到「順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選擇,那麼讀書這件事就變得特別容易了。
反過來就不行,比如我們事先沒做準備,想要閱讀時,再跑到書架那兒找要讀哪本書,然後再想:坐在哪兒讀呢?用什麼筆來做筆記?怎麼記?這些問題都思考完,超過20秒了,很可能就讀不成。
有些事,我們明明不想做,卻一直在做。比如我們不想看電視,但卻每天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怎麼辦呢?光靠心裡想想「我不要看了」是不管用的,這時就要把看電視這件事情的啟動能量增加。
埃科爾在一次諮詢中,請來訪者把客廳里電視機遙控器的電池卸下來,走20步放到書房的抽屜里,等到下次想看電視的時候,拿起遙控器發現沒有電池,需要走20步到書房去拿電池,那太費力,這麼一想,剛才想看電視的神經興奮就平靜了下來,就不想看了。
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經歷,朋友圈翻到一個視頻,點開看,結果網絡不好,圓圈標誌轉呀轉呀,沒反應,我們會怎麼樣?往往就乾脆退出來不看了。
所以一件事情能否順利啟動,跟它所需要的啟動能量有關。
【怎樣使用20秒原則】
怎樣讓孩子的學習變得容易開始呢?如果孩子回到家,發現有一大堆作業,壓力很大,怎麼都不想進入狀態,這時孩子就會逃避,不願意啟動。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是列任務清單(清單法&思維導圖法),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現在老師基本都是把作業發到手機上,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機里的作業抄到作業清單本上。
抄完以後問孩子:「你看這些任務,哪項對你來說是能最快啟動的?」
讓他找到第一容易的,第二容易的,然後就開始行動。
行動前先討論一下怎麼做,比如第一項任務是背古詩,家長和孩子一起翻到古詩那一頁,先關心地問問他讀過這首詩了嗎,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字不認識。沒有就開始背。
其實找不認識的字的過程也是在預熱,孩子書也打開了,靜心了,他接下來不需要什麼啟動能量就可以開始了。
孩子從第一項作業到第二項作業,再從第二項作業到第三項作業時,大腦的興奮水平剛剛好,已經到了既興奮又投入的狀態,後面再學習就比較容易。
所以安排學習任務時,一定要先做容易的,再做困難的。
等到孩子進入了學習狀態後,再來讓孩子自主安排,讓他自己決定接下來是做難的還是容易的作業,還是交叉着做,都行。
前面做簡單、感興趣的作業就是一個大腦預熱的過程,可以讓啟動變得容易一點兒。
所以,國家安排各種考試也一樣,都是從簡單的題開始,這樣做起來會比較容易。
我們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樣。
比如周末想着要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可是如果這時發現衣櫃裡塞滿了衣服,要洗的衣服也堆成了山,面對這麼多的事兒,我們會願意開始嗎?很難!
事兒越多,壓力越大,就越不想干。
那怎樣才能開始行動?
就要從一件最容易啟動的事兒開始,比如先從洗一雙襪子開始,洗完襪子,就想洗毛巾,做完這兩項家務,你再把衣服整理分類扔進洗衣機就會變得更容易,因為你已經被預熱、啟動了。
二是把一系列事情變成行為習慣,形成動力定型。
為什麼我們會說「習慣成自然」?
這句話是有神經學依據的,一個新習慣的形成過程就是在我們的大腦中建立一系列穩固的神經通路的過程。
這個穩固的通路一形成,只要先啟動一件事情,那後面的一系列事情都會被順序啟動,不需要太多能量,就能比較輕鬆地做到。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還說跑步這件事,我們一旦形成習慣,就比較容易堅持下來,並且因為已經形成穩定習慣了,神經通路已經建立,再啟動時所需要的能量就會很少。
孩子學習也一樣,要把他學習之前的一套行為習慣化。比如回到家先吃水果,喝水,然後開始拿出書、本,準備鉛筆、橡皮和尺子,再拿出作業清單本列清單,找出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讓這些行為成為一個系列。
這樣就將學習的習慣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程序之上了,孩子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便捷一點、容易一點。
所以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想做的事情,要去設計它,讓它啟動時所需的能量越少越好;不想做的事情就要把它的啟動能量增加,變得越多越好,這樣我們才能過上更主動、更有目標的生活。
方法2:番茄時鐘法。
【案例】
孩子學習效率不高,假裝很忙:一會兒愣神,一會兒翻課外書,一會兒在本子上畫個小人,毫無效率。非要靠大人管着才能高效學習。
怎樣變得高效?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叫番茄鍾法。
【心理學原理】
番茄時鐘法:拉緊注意力的韁繩,只專注於當下的事情。
番茄鍾法是用計時器定時來進行時間管理的方法,因為最早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科(Francesco Cirillo)家裡的定時器剛好是番茄形狀的,所以他將這種方法稱為「番茄鍾法」。這種方法是把任務分解成半小時一段,每30分鐘裡,集中精力學習25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這就是一個「番茄」鍾。完成4個「番茄鍾」後,休息30分鐘。
這個番茄鍾法很神奇。因為平時我們腦海中總是有太多的事兒不知從哪兒入手,這種壓力,總是讓我們不願意開始行動,去往後拖延。而番茄鍾法的特點是進入一個番茄鍾後,我只專注於當下的事情,將注意力的韁繩拉緊,大腦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這一件事情上,效率當然是最高的。
每一個番茄鐘的開始和結束也都是很神奇有效的。讓孩子做好學習的準備後,就準備啟動番茄鍾。當我們把番茄鍾一擰,定時25分鐘的時候,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個承諾,承諾他要在25分鐘之內高度集中注意力。孩子其實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心境,下定了一個他要努力學習的決心。
番茄鍾結束時,鈴聲「丁零」一響更神奇。這個鈴聲會給孩子一個特別強的反饋、肯定。好像在說:「哇!我做到了!」這種成就感會促進內啡呔的分泌,使孩子產生愉悅感。時間久了,孩子會熟悉這種感覺,從一個番茄鍾開始做時就渴望得到完成時的愉悅感。
這樣,我們通過番茄鍾拉緊注意力的韁繩,讓孩子全身心地去學習。一段時間後我們就會發現,一天的學習真的需要用那麼多的時間嗎?不用,其實一個晚上四個番茄鐘下來,所有任務就基本完成了。
【怎樣使用番茄時鐘法】
聽起來很誘人,但是怎麼能讓孩子願意使用番茄鍾法來進行自我控制?先要跟孩子建立好情感聯結,家長跟孩子之間要達成共同的目標。為什麼要使用番茄鍾?我們的目標一定不是為了管控孩子,而是希望孩子更高效,集中精力完成學習任務,有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孩子有沒有這個高效率的目標?每一個磨蹭的孩子,他最希望的事也一定是高效率,所以家長和孩子的目標是一致的。
問題來了,如果我們發現這個番茄鐘的方法好,孩子四個番茄鍾就完成了所有作業。完成的時候時間很早,那省下來的時間可不可以讓他再做兩張卷子鞏固一下?一定不要。用番茄鍾省下來的時間,要讓孩子去做他心中最有意義的事。這種有意義的事,不應該是上網玩遊戲,而是讓孩子真正得到成長的事情,是發揮他優勢領域的事。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去讀小說,有的孩子可能會去練習一項運動技能,而有的孩子可能會做手工、下棋。做他想做的事、擅長的事,孩子才會有動力,並且有掌控感,他才願意使用番茄鍾法。
所以這個番茄鍾法的前提是我們有共同的目標——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高效率學習,過有意義的生活。
【家長的角色】
做好家長的角色:反饋者和協調者
這個過程中,家長要穩定心態,確定好自己的角色。在使用番茄鍾法前做引導者,跟孩子商量好,怎麼去劃分任務,怎麼做學習前的準備,開始計時之前,把這些事情全都列好。一旦開始,父母就是一個旁觀者,可以去暗中觀察:他中間走神了嗎?在學多長時間的時候容易走神?學哪個學科更能夠堅持?哪類任務,是背誦的任務、抄寫的任務,還是用腦思考的任務上更能堅持?家長要做一個觀察者和記錄者。記錄他在使用番茄鍾時有哪些問題,但這些問題不能在他學習的時候說,要找個機會,比如晚上總結一下這一天的番茄鍾運用情況,跟他討論,中間有什麼情況發生,可以如何去處理。
番茄鍾法不是一用就立刻有效的,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比如時間,設定多長時間為一個番茄鍾最為合適?我自己工作中也使用番茄鍾,我給自己用的是25分鐘。給孩子用可以短一點,由孩子的使用情況來定。如果你每次設定為20分鐘,可使用中發現孩子到十六七分鐘就走神了,那你最好將每一個番茄鍾設置為15分鐘,堅持到15分鐘鈴響的時候,孩子很容易獲得內在的成就感。還有每次由幾個番茄鍾組成一組比較合適,成人用4個番茄鍾,孩子可以少一點,這些都要根據父母的觀察結果來設計使用。
【四個Tips】
使用番茄鍾法時的四個小問題:
一、一個番茄鍾時間到了,可孩子正學得起勁,不想停下來,怎麼辦?他接着做,還是不讓他接着做?一定不要接着做。因為如果他做一件事情興趣正濃、沒完成時被中斷,那這件事情就沒有閉合,這件事就會保持很大的張力,使得他一會兒進入下一個番茄鐘的時候,會進入得特別快,會馬上調動起剛才的狀態。所以學習中的「意猶未盡」是種特別好的狀態。
二、休息的5分鐘做什麼?這5分鐘不是去娛樂、遊戲,那就回不來了,這5分鐘就是一個精神的放鬆,平靜一會兒,使其在下一個番茄鍾內又能夠擁有高度集中的狀態。4個番茄鍾後,再來一個30分鐘的休息時間讓孩子真正放鬆。
三、定時要不要使用那種帶着「嗒嗒嗒」聲音的定時器?最好使用帶聲音的,聲音能夠提醒孩子現在正在計時狀態中,讓孩子有效率意識。剛開始如果覺得吵可以小聲點,拿遠一點,孩子習慣了,學習時根本不會在意這種聲音。
四、定時器一定要買番茄形狀的嗎?不用,什麼形狀都可以,但最好選一個一眼就能看到時間進展的定時器。
【結論】
這就是番茄鍾法,擰動一個番茄鍾,讓孩子遠離「假裝很忙」的狀態。拉緊注意力的韁繩,用全部精力做好當前的任務,在時間管理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過上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大家最好在給孩子使用前自己先試用一段時間,有了親身體會,見到效果後再給孩子用,那就更有說服力了。
方法3:刻意練習·讓孩子做題又快又好。
【案例】
現在,每次考試前,家長都會積極地幫孩子複習。曾經有一位媽媽來找我諮詢,考試前她給孩子買了各種練習冊,希望通過大量的練習把所有不會的題都刷到,考試取得好成績。結果成績一出來,語文、數學都80多分。媽媽看到這個成績特別痛苦,來找我說,她以前看過一個「一萬小時定律」,說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只要大量練習,就能夠取得好成績。可是這孩子這麼練,成績也沒提升,她真的是沒有辦法了。
【心理學原理】
有目的的練習才是科學之道。
這位媽媽把「一萬小時定律」過於簡單化了。一萬小時定律背後的理論支持是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來的「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概念分為兩部分,前半句是「要想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就要進行大量的練習」,這半句孩子媽媽掌握了。可是,後邊還有半句,「要進行有目的的練習」,這個重要的部分被這位媽媽忽略掉了。
練習不但要「大量」,而且更要「有目的」。只有「有目的」的練習才能夠使大腦的能力不斷地被塑造和提升,才能夠做到原來他做不到的事。這個刻意練習的真正要點是「有目的」。安德斯·埃里克森調研了各個領域的天才,發現每個天才的成功都不只是靠天賦,他們更多的是靠後天的刻意練習。像拳王阿里,我們都覺得打拳這件事靠的一定是先天優勢吧?阿里還真不是,每次比賽前,他都會去看對手以往比賽的錄像,還要去看這個對手的訪談和新聞。從這些錄像和新聞中,他不但要去分析對手的拳擊有什麼特點,而且他還要知道對手失敗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成功的時候,又會有哪些表現,針對對手的這些特點,他會進行強度很大的專門訓練。當他拳擊的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頂峰的時候,他還不斷給自己提出挑戰,不斷挖掘自己的弱點,並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讓自己能再前進一步。阿里進行的這種練習就是有目的的練習,這才是刻意練習的本質。
【怎樣使用刻意練習法】
回到我們剛才說的,孩子在考試前刷題的這種行為。
如果只是簡單地、大量地重複練習,可能開始時有些效果,孩子練習到了新題型,熟練程度也有所增加,成績會有些提升。但如果做的題量太大,就完全變成了重複勞動,占了太多時間,使得孩子沒有時間去有針對性地複習自己的弱項,而且這種刷題行為使得孩子對很多題型太熟悉,一些題他一讀題干就知道答案了,考試的時候就很難覺察到題目的細微變化,反倒失分。
怎樣讓這種考試前的刷題行為從簡單的盲目刷題變成刻意練習呢?那就要問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這是最重要的。在刷題過程中,不同的孩子肯定要求不一樣,目的也應該不同。
有的孩子是為了找到自己不會的題,那這個孩子在做題時就不用所有的題都要做。如果有些類型的題已經做過三次,而且做得都對,那麼第四次再碰到這種題,他就能確定自己會了,就不需要再做了。
有的孩子是題目基本都會了,但考試時卻有時對、有時錯,他如果想得到絕對高的分數,就需要進行一點「過度學習」。如果把孩子基本掌握的學習程度定為100%,那麼為了把這個基礎打得更紮實,多進行原來學習程度50%的過度學習就足夠了。如果非要孩子多做200%、300%,那真是白白浪費孩子的時間跟精力了。
還有些孩子,他刷題不是為了刷題,而是為了練速度和注意力。比如他刷口算題,刷之前他算「4×6=24」需要把6的口訣從頭背,「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這才出答案。可刷了兩周題後,他不用從頭背,看到題立刻就能答出是24。這種練習就有用,可以提高做題速度,這樣考試的時候就能夠快速答題,然後騰出時間去做檢查。
所以,平常學習中的各種練習,如果沒琢磨,盲目刷題,那就是白費工夫,使得孩子的成績止步不前。要想使刷題起到作用,一定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刷題過程中,到底是要「有目的」去練習哪個方面,這方面一定是他以前比較弱的,而通過練習就能夠提升,這樣孩子就能夠突破原來學習中的「瓶頸」。
刻意練習的核心就是「有目的」。孩子在練習中要有明確的目標,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他想得到什麼。比如孩子練習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如果他現在的水平是40道題做8分鐘。那他的目標是什麼?可能就是通過兩周的練習,速度能夠變成7分鐘,或更短。當他確定這樣一個目標之後呢,我們就要問孩子一個問題:「你怎樣才能做到呢?」問了這句話,這孩子就長了心眼兒了,他就會在做題時琢磨自己哪些掌握得好,哪些還不行,怎麼提升。比如他9的乘法掌握得好了,但8的還不足,那他就會在平時閒着沒事的時候把8那一行的乘法再熟悉一下。最後他就會鎖定自己的練習目標,這樣的孩子練習時間不是平均分配的,他會一直去挑戰自己不會做、需要提高的部分。
當孩子沒達到目標的時候,我們還要去引導他,去問他:「怎麼沒達到呢,哪兒做錯了嗎?」和他一起分析下一周還要怎樣練習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要做的事就是要引導孩子走出原來的舒適區,進入挑戰區。他要一直想着自己的弱項在哪裡,哪兒還能提高,怎麼才能超越現在的水平。他會主動迎接挑戰,而且通過練習之後,他的做題水平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不只口算,孩子閱讀也是這樣。比如,一個三年級孩子已經可以自主進行書面閱讀,那這時他怎麼讀才更有效,只是簡單地讀他喜歡的一類故事就行嗎?當然不行,一定要去琢磨在他的現有水平上可以怎麼提高。比如,是要拓展閱讀類型,還是去抓故事主旨、好詞佳句?這種有目標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
【父母也要刻意練習】
其實不只是孩子的學習,父母在陪學過程中同樣要刻意練習。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跟以前一樣,每天為孩子洗衣服、做飯,接他上下學,坐在旁邊陪他學習,就會發現可能陪多久我們都沒有提升。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問自己,我在陪學中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這一段時間裡要培養孩子什麼能力,或者我自己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當我們這樣問自己的時候,也會去找方法。父母要去挑戰自己,讓自己跳出舒適區,進入挑戰區。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不斷地看自己達到的目標,並且問自己哪些目標沒達到,如何解決,那麼經過半年、一年的練習,我們也會有很明顯的成長。
方法4:孩子「馬虎」,怎麼辦。
【案例】
考試的時候,孩子常常會犯些非常低級的錯誤,比如2+2=5,看到卷子的時候,家長無可奈何,只能說,他都會,就是馬虎。這個馬虎的評價可能會從小學一年級一直伴隨孩子到高中,甚至大學。
【心理學原理】
其實並不是真「馬虎」,實質是「知識掌握不紮實」。
不要頻繁說孩子只是「馬虎」而已,其實都會,這會讓「馬虎」成為孩子知識掌握不紮實的擋箭牌。
試想,孩子算3+6=9為什麼不馬虎,而算9+8=17時就會馬虎?
為什麼簡單的題他不馬虎,而稍微有點難度的題他會馬虎?
就是因為現在他做題的熟練程度和精細程度還不足以保證完全正確。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用「馬虎」去概括所有失誤的話,那麼這個「馬虎」就成了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的擋箭牌。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再犯這種低級錯誤。確實是,長大以後他不會把9+8再算錯,因為那時這個對他來說太簡單了,但他仍然會在對他來說較難的問題上出錯,仍然會出現所謂的馬虎而沒有辦法表現出他應有的能力水平。
所以,這句話不但沒用,反而掩蓋了真正的問題。
把錯題歸因於馬虎就無法讓孩子改變。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真的克服馬虎,養成認真的習慣呢?
我們要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這個問題,把從馬虎到細緻的過程看成一個能力成長的過程。
如果只是用「馬虎」這個詞去抽象概括因疏忽而答錯題的話,那孩子不但無法提升,甚至會被貼上一個負面標籤。將「馬虎」的原因進行細化,才能找到辦法改變。
【怎樣使用成長性思維戒掉馬虎】
想要成長,我們就要把孩子「馬虎」的原因分析清楚,把它細化到具體的問題。
一是在信息獲取上有問題。讀題的時候粗心大意,很多信息被「吞」掉了。如果我們通過觀察分析,確定自家孩子有這個問題,那就讓他放慢讀題速度,或者每道題讀兩遍。如果孩子試了,發現這樣做就可以讀全信息點,答對題,那麼試驗三次以後,這個孩子就會選擇用慢速來準確讀題。現在很多學校在低年級推行指讀法,也就是左手扶着書,右手用手指一個字讀一個字,很有效,我們可以試試。
二是做題時容易走神。有的孩子着急做完題去玩,或者被別的事物吸引,走了神,回來再接着做題的時候,把答案寫到另一道題上了。有的孩子題目讀完後,走了神,等轉回來再做題時,把剛才讀到的一個條件忘了。這樣的孩子,當他高度專注時他能將題答得特別好,但不專注時就答不好,所以家長要做的是平常在家就增強他的專注力,保證他能夠以高度專注的狀態來做題。
三是注意力不足。考試需要做大量的題,可是做到最後會出現孩子做不動了,簡單的題目也會出錯。這需要家長長期地堅持陪練,平時跟他玩一些注意力訓練遊戲,比如給他一張100個詞的詞單,看1分鐘,然後拿走詞單,請他寫下他記住的詞,每次挑戰看看能寫對多少個。也可以選擇平時在學習中不斷挑戰同一任務的堅持時間來訓練大腦的注意力。
四是感覺統合失調。表現為答題的過程中抄着抄着就把步驟抄錯了,比如6×6+19,寫到第二步就變成了36+9,把19的十位給抄沒了。如果孩子每次都這樣,很專注的時候也會抄錯,那就有可能是視覺和動覺在感覺統合上存在問題,需要去做專門的感覺統合測試,通過專門的遊戲和訓練進行改善。
五是不會檢查。我們認真去看小學生的卷子,就知道那麼一大張卷子,想一道題都不錯太難了。所以孩子要做的不只是不錯題,還要有一個檢查機制,把做錯的題找出來。如果孩子在檢查技能上得以訓練,那麼做題的正確率就會大大提升。當然,要想考試時有時間檢查,還需要孩子做題又專注又快,這又需要平時多練習。
【結論】
要想讓孩子不馬虎,認真細緻,這裡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光是把「不要馬虎」掛在嘴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要想讓孩子認真細緻,就需要家長在孩子出現馬虎的現象時,用心地去觀察、去細化,分清是什麼問題所導致,然後用成長性思維,將認真細緻看成是一個可培養、可成長的能力,找准方法來培養,這樣孩子才能跟馬虎說再見,才會逐漸地養出細緻的能力。
以上分享內容我總結成下面這張思維導圖↓
通過上述分享內容,大家應該能看到《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這本書儘管是針對輔導小學生寫作業的,但是部分方法對幼兒、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成年人都可以用。
田宏傑非常強調成長性思維、要可控歸因、穩定歸因,不可以把成功/失敗定義為固定的、不可成長的、不可突破的事情,不能定義為不可控的因素,不能定義為飄忽、不穩定的因素。唯此,才能激勵孩子成長。
田宏傑教授也格外強調父母的責任,父母的責任是:真正用心觀察孩子,認真觀察、記錄、琢磨、挖掘、分析孩子的問題,把問題拆解到具體的一個個的點,凡事都要具體。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父母切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僅停留在問題表面做工作。例如孩子拖拉,就只知道吼叫、責罵;孩子愛看電視,只知道關電視、對抗,這樣都不是在解決問題。應該看到孩子拖拉、不想寫作業的真實原因。孩子的點滴進步,父母也應該指出來,告訴他哪裡改進了,誇獎要言之有物、要具體。
全書提到觀察48次、具體31次、分析20次、思考13次、記錄7次。
可以說田教授本身是一位非常用心、細心、善良、充滿耐心、教育有法的父母。
這本書寫得實在太好,我強烈建議每個做父母的都要親自看一遍,別僅僅只看我的總結。
畢竟,我這裡只總結了3個部分的內容,但其實全書總共有10章,都值得一看。
最好是本書和《正面管教》都看看,然後多實踐(關鍵是多實踐),你本人和孩子一定都會受益無窮!
評論列表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